创体育强县 建幸福苍南——苍南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纪实







苍南是南拳之乡,北宋以来,先后考中了113名武状元和进士,体育根基深厚。
近年来,苍南的体育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群众体育丰富多样,竞技体育稳步提升,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体育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苍南县体育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2005~2008年度以及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2009-2012年度温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组织保障 全民参与
近年来,苍南县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2011-2015)》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将体育事业正式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各镇乡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县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到基层开展调研指导工作。三年来,对体育事业投入的经费均超过县财政的增长幅度。苍南县逐步健全体育组织机构,建立县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增设体育产业科,同时完善各乡镇的文体站,配备文体工作干部,规范全县晨晚练点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226名。各种体育协会组织应运而生,在县体育总会管理和监督下,全县3个乡镇体育联合会和15个单项体育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助推体育事业科学、有序开展。 “争创浙江省体育强县”目标确立后,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县长黄荣定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实施意见,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万众一心创建省体育强县”的良好氛围。
体育设施 日趋完善
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建设县体育中心,工程于2011年10月开工,用地面积约474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34平方米,建有室内体育馆和室内游泳馆各一座,可容纳观众4156人,能够满足承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要求。预计2013底工程将结顶,2014年投入使用。投资2.9亿,规划总面积73亩、建筑总面积37000多平方米的龙港体育馆于2012年4月全面启动工程建设,其中体育馆建设面积近20000平方米。县体育运动学校、县体育公园等也将陆续完成建设。
同时大力实施省“小康体育村”和市、县“为民办实事工程”。目前,我县共有健身苑(点)719个,门球场28个,健身步道13条,篮球场建有率达45%,基本实现了体育设施的全覆盖。尤其是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农村宗祠改建,更成为苍南县农村文体设施建设的一项创举。目前已改造祠堂160座,面积达33万平米,总投入约3.2亿元。此外,在全县的中小学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已成为必备的基本设施,篮球场、乒乓球室及其他体育场地随处可见,管理到位,制度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达到了70%以上。
群体活动 丰富多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高身体素质、享受生活品质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苍南,群众自发的体育运动层出不穷,晨舞晚练遍布城乡各处。在公园山、在横阳支江河畔,每天清晨和傍晚,随处可见男女老少锻炼的身影。
县政府每年周期性举办全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等。今年,全县第四届运动会,设18个大项,历时两个多月,吸引了12个乡镇和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3000多人报名参赛; 6月份,成功举办了“龙港杯”中国藤球精英挑战赛; 端午节期间,18年来首次开禁的民间划龙舟活动安全、文明、有序开展,在全县掀起了“我运动、我健康”的全民健身体育热潮。 “三月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冬泳邀请赛和县直机关运动会等传统项目更已深入人心,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实早在2008年,苍南就成功承办了全国汽车超级短道拉力锦标赛年度总决赛。
我县还高度重视幼儿、老年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新苍南人的健身工作,以保障不同群体的健康权益。全县的企事业均十分重视职工体育活动,定期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赛事。县总工会、县团委、县教育局等部门经常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项目多样,趣味性强,参与面广,效果显著。
近年来,苍南县各种体育协会应运而生,各项民间活动精彩纷呈。全县参与体育锻炼人口约48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7%。1986年,苍南县武术协会成立,至今已有26周年,已发展18个分会10000多名会员。2004年,成立苍南县老年人体育协会,迄今已在各乡镇、部门等全县范围内成立了15个老年体协分会,全县老年人运动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人达18万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53.4%。2006年,龙港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镇级体育联合会,相继成立了30多个分支机构。在农村(社区)体育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涉及各个层面,项目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太极拳、排舞等都是人们热衷参与的项目。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等的现代生活理念在城乡居民中广泛传播。
竞技体育 稳步提升
竞技体育是培养、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近年来,苍南县坚持“体教结合”的发展方针,以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主线,突出项目重点,科学合理地调整全县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网的布局,逐步完善体育各人才的训练网络系统。
2010年,温州市“市队县办”田径、女子足球和帆板(OP帆船)项目落户苍南。截至2013年10月,全县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布局学校达到40所,其中龙港三中被评为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和省级阳光体育后备基地,省级体育特色学校4所,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县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业余训练点达33所,业余训练布局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苍南县体育代表团(青少年部)在温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103.37枚,名列全市12县、市(区)金牌榜第五名,并荣获“竞技体育贡献奖”称号。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等国家、省、市级文件精神在全县中小学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体育艺术2+1”、“阳光体育”、体育节、体育周等活动层出不穷。截至2013年9月底,在田径、篮球、羽毛球、足球、帆板(OP帆船)等项目上,我县已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体育后备人才60人 (其中八一队2人)。
张玉宁、吴航、吴前、兰景铖、薛圣东、黄祖旭代表浙江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决赛。郑裕蒿、朱书靖、薛思秀、林贵埔、朱琳、陈小丽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历届各级各类比赛中先后涌现,充分展示了苍南县的竞技水平。
体育产业 创新发展
苍南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上起步较晚,但在创新中迅速发展。
全县体育用品零售、健身休闲服务、户外运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共有264家。目前,我县拥有东方健身、龙港飞龙俱乐部等多家大型健身中心,每年锻炼人数不下20万人次。2008年苍南曙光印业集团获得了奥运会福娃的定点承印权。“海西”运动休闲带中的渔寮金沙滩游人如织,“玉苍”生态运动休闲中心的玉苍山户外扩展项目,具有挑战和健身并存的乐趣,“畲族”传统体育休闲运动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三大板块融入了温州市休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年,苍南体彩销售在全省市县中名列前茅。2013年体彩销售量有望突破1.6亿元。规范体育彩票发行点的整体布局,三年来体育彩票发行增长率逐年增长,市场份额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