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窗口”(今日谈)
□刘祥平
本网近日刊登的“县城人民大道华府新世纪花园前一公交亭里的玻璃窗还没启用即被破坏”微博新闻引起多方关注。县领导要求有关部门在加强管理和惩处的力度外,还要发挥道德约束的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打造不被破坏的文明“窗口”。
我们知道,公交亭是城市的“窗口”,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今年新建的县城人民大道、站前大道公交亭,给行人提供侯车时遮阳避雨,休息的便利,是提升县城城市化的象征。近年来,苍南的文明工程成绩不小。灵溪中心湖公园、体育场馆,改建后的动车站,更是苍南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可是,“艺术有个敌人,名唤无知”。在一些无知而又无德的人眼中,文明设施只是个物化摆设。过去砸的是垃圾桶,今天砸的是玻璃窗,目的也可能只是为了发泄私愤,结果却给苍南的文明建设留下污点。
阿尔贝·加缪说:“文明不在于文雅程度的高下,而在于全民共有的觉悟。”这共有的觉悟,就是对文明的认识、尊重和珍惜。也就是说,城市有了文明的“窗口”的同时,市民更需要有认识、尊重、珍惜文明道德的“窗口”。只有这样,文明“窗口”才不遭破坏。
- 相关阅读:
 - 新公交亭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