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文体  -> 正文文体

"卡马乔之祸"谁之过 中国足球根基应在校园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体育北京8月7日电(陈硕 展鹏)1:5惨败泰国,中国足球再次陷入球迷和媒体声讨的风暴中,主教练卡马乔也火速“下课”。仅仅一个月后,由代理教练傅博带队的中国队却在东亚杯上连平日本、韩国,战胜澳大利亚,打出了久违的“精气神儿”,成功上演了救赎。欣喜过后,我们不禁会问,哪个“国足”才是我们的真实水平?更换主教练卡马乔会带来如此大的反差吗?中国足球未来该如何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男足原助理教练、北京国安足球队原主教练金志扬,新华社高级记者、北京分社体育部主任汪涌和腾讯体育总监许绍连做客新华网,对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国足反差表现缘于态度 凸显国家队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带领国足唯一一次杀入世界杯的前主帅米卢留给我们的一句话。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中,这“六字箴言”再次得到了验证。正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国足能在主场1:5惨败给泰国二队,也能在代理主帅的率领下在东亚杯上连平日韩战胜澳大利亚,金志扬认为正是国足在对待比赛的态度上发生转变的具体体现。他说,“国足1:5的惨败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队员对比赛的态度上,那场比赛中球员们基本没有参与比赛和求胜的欲望,更没有荣誉感和责任感。但到了东亚杯上,面对舆论压力的国足队员们却拿出了拼命的架势,打出了精气神,取得了令大家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并不能说国足在短短这一个月中技战术能力上取得多么大的进步,而是国足在对待比赛的态度上发生了转变。”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在局势最坏的时候总能创造出“否极泰来”假象。汪涌认为,国足反差表现的背后凸显了国家队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完善,“1:5的那场惨败反映了国足态度上的问题只是表象,这背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国家队缺乏有效的球员管理、保障和激励机制,球员的医疗保障、受伤以后影响到他职业的一系列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国足队员在场上表现得‘缩手缩脚’。”

“卡马乔之祸”谁之过 国足需要什么样的主帅

在国足东亚杯战胜澳大利亚队后,一些次日出版的国内平面媒体在赞扬国足精彩表现的同时,不忘揶揄一下已经下课的前主帅卡马乔:“卡马乔,来围观国足!”、“卡马乔你看到了吗,中国足球也可以踢得这么好看”......

顶着千万年薪的卡马乔制造了0-8惨败巴西、1-5输给泰国二队的耻辱比赛,而代理主帅傅博率领的国足却在东亚杯上上演了“技术足球”。“卡马乔之祸”谁该负责?是我们自己“打了眼”,还是我们选帅的标准上本身有偏差?

对此,许绍连表示,国足在东亚杯上的表现实际上是足协给聘请卡马乔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不可否认卡马乔是高水平教练,但是场上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教练而是球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金志扬的比喻则更为生动,他认为,卡马乔好比一个大学教授,但是中国水平是初中水平,大学教授教初中,不见得教得好。汪涌则认为,中国足协选帅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自己国家足球风格的定位,根据我们的人种以及自己的文化背景等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导致我们在选帅上盲目跟风,风格摇摆不定。

如今中国足球的帅位依旧空缺,关于选帅、“土洋之争”的话题也甚嚣尘上。金志扬认为我们选教练的标准应该是其对亚洲足球很了解,有把弱队带成强队的经验,而且他愿意和我们生死与共,愿意和我们一起把中国足球搞好。许绍连则更为支持本土教练,他说:“中国人的事情要靠中国人来办,从现实角度来讲,因为在短时间之内我们没有大赛了,我们不如把钱省下来给本土教练一次机会。”

汪涌则认为中国足协在卡马乔事件上要吸取教训,他认为,在国足帅位上实行本土教练+外教辅佐的模式,除此之外,足协应该给本土教练提供一些提高学习的机会,现在好多一线的年轻教练都在转型,但是仅靠他们自己摸索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升华和深造的阶段。

中国足球根基应在校园 把孩子送到足球队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开始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中国足球圈中还发生了这样几个新闻:中国国青在潍坊仅获得第八名,创造了历史最差成绩;北理工在大运会上完胜巴西;乌鲁木齐的小学足球队赢了日本和韩国。

这几则新闻使我们从国足层面上拉回到青少年足球领域,毕竟,国足代表着中国足球水平的现在,而他们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中国足球体教结合的道路上,“北理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突破口,北理工队也用自身的成绩证明着校园三大球不是“笑话”,而是未来,然而北理工只有一个。对比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在刚刚结束的大运会上,日本男女足的校园军均是高歌猛进,这背后得益于他们拥有五六十所像“北理工”这样的学校。中国足球一向愿意采用精英政策,豪赌国家队,甚至在许多人眼中,校园足球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为国家选拔足球苗子、提升国家队成绩的阶段。然而英国和日本等校园足球十分发达的国家已经证明,校园足球不应以夺取锦标、培养优秀球员为主要目标,更要为推动足球的普及,为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努力。无心插柳柳成荫,普及工作做好了,人才自然会出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金志扬感慨。作为北理工模式的“教父”,金志扬认为首先要推广足球,让孩子们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当中国人有意识地把孩子送到足球队,才是中国足球真正开始振兴的时候。金志扬说:“中国足球根基应在校园。日本足球提出的体育回归教育、足球回归体育这个观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哪怕我们做到1%的校园能开展,这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