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屈子《离骚》 杜陵史诗——林景熙《梦中作四首》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增杰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八月,江南释教总统(管辖诸路僧人)杨琏真加,重赂执政大臣桑哥,以修复旧寺为名,帅凶徒发掘会稽(绍兴)南宋六帝(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陵墓,盗劫金玉宝货。元统治者为了镇压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对这种暴行逆举予以默许和纵容。这件事引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林景熙适寓越上,痛愤不已,与同乡好友郑朴翁扮作丐者,身背竹箩,手持竹夹,潜往收殓暴露的陵骨。又铸银作两许小牌百十,系于腰间,取贿监守的番僧。将捡得的高宗、孝宗遗骼,秘密移葬于兰亭后天章寺旁(绍兴市西南兰沚山),在土坟上种植冬青树作为标志。事后写作本题四章和《冬青花》。由于“不敢明言其事,但以《梦中作》为题。”(元章祖程注)诗云:

珠亡忽震蛟龙睡,

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

四山风雨鬼神惊。(之一)

首句,颔下明珠丢失,震惊睡眠中的蛟龙。蛟龙睡,喻死后长眠的宋帝。珠亡,指殉葬珠宝被劫,影射宋帝陵墓遭掘。“震”字写出帝陵被掘,羣情愤激。次句,车子坏了,拉车的犬马也难以忘情。轩,车箱。轩敝,犹《离骚》中说的“皇舆败绩”(君王车乘败坏),喻国家倾覆。宁,岂。犬马情,喻臣下眷怀君主的深情。此言国破臣民无不痛心。三四句说,在荒野草莽中偷偷地收殓被遗弃的帝陵骸骨,回望四围,群山肃穆,风雨如晦,壮烈的义举感动了天地鬼神。寒琼,白玉,喻指骸骨。

一抔自筑珠丘土,

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

年年杜宇泣冬青。(之二)

前二句即咏偷殓移葬事:双盒里盛装着二帝遗骸,假言佛经秘密运出;象神话中鸟雀衔砂珠积成丘阜安葬帝舜那样,用一捧捧土筑起了新坟。一抔,一棒土。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载:舜葬苍梧之野,有神雀羣飞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竺国,天竺国,指古印度。竺国经,指佛经。后二句说,只有春风和杜宇(杜鹃鸟)能够体察我的赤诚之心,年年吹拂着坟前的冬青树,为之哀泣悲鸣。

昭陵玉匣走天涯,

金粟堆前几吠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

不知真帖落谁家。(之三)

昭陵(唐太宗墓)被盗,装在玉匣殉葬墓中的《兰亭集序帖》也流失人间(走天涯);气象庄穆的金粟山头(唐玄宗墓所在地),现今也一片凄凉(几吠鸦)。当时将收殓陵骨埋于“流觞曲水”之兰亭,所以联系到唐太宗昭陵的殉葬物《兰亭帖》,用以喻指帝陵遗骨。就地取材,运典恰切自然。作者《次翁秀峰》诗“唐陵愁问永和帖”,永和帖即兰亭帖,喻指同。金粟堆,借指山阴宋帝陵墓。作者《答金华王玉成》诗“金粟荒愁杜宇前”,用意同。诗以兰亭帖的失踪为喻,意谓人们哀念帝墓被掘,不知陵骨(真帖)已被移葬兰亭。作者《春感》诗:“子规叫残金粟暮,茧纸兰亭已飞去。”也是写这件事,寓旨相同,可以参读。

珠凫玉雁又成埃 ,

班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

天家一骑捧香来。(之四)

珠凫玉雁,春秋吴王阖闾、秦始皇都有以黄金珠玉制为凫雁殉葬的记载。班(斑)竹,用娥皇、女英二妃哭葬帝舜,涙染湘竹事。(首二句《遂昌杂录》引作“桥山弓剑未成灰,玉匣珠襦一夜开。”)年时,当年。寒食(清明前一日),古有祭扫祖茔的习俗。天家,天子。这首说:帝陵殉葬宝物又一次化为尘埃;江边斑竹的滴滴泪痕,不禁令人再度回想往事。还历历记得往年寒食时节,朝廷派遣专使前来献香致祭的隆重场景。言外不尽今昔沧桑之慨。

这四首绝句,“词旨幽恻,闻者悲之”(嘉靖《浙江通志·林景熙传》),在当时就广为传诵。以藻思绮合之笔,写激楚苍凉之情,是林景熙诗的最显著特色,在这组诗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作者纪事抒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如比喻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神话故典、对比映照,以及场景再现、氛围烘染,等等。作者的感绪极度悲愤,而表现方法上却又含蓄宛转,无限低回,惓惓宗国之情,可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司马迁称叹《离骚》语)。因此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可歌可泣,七百多年来曾经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明冯彬刊刻《霁山集》时说“凄惋悲慨,予读而哀之”;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举录为“诗人佳句”;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言其“最凄婉可爱”,特为抄录“讽诵”;苏渊雷先生谓年少就读会文书院,灯下聆张汉杰师吟诵,“声泪俱下,余亦凄其兴感,不能自已。”(《仰霁亭碑记》)

诗中还有一些经典性的词语,不断为后来的著作家沿用。如清全祖望《奉浙东孙观察论南宋六陵遗事帖子》和《再奉浙东孙观察帖》:“一抔未筑,双匣亲传”;“玉匣珠襦”,“四山风雨”;“向兰亭而呜咽,索真帖于谁家?”清陶元藻《广会稽风俗赋》:“宝匣之蛟龙辗转,桥山之弓剑凄凉”;“感一骑之天香”,“访珠邱于兰渚”。可见其诗播在人口,影响深远。

正是:忠义足动千古,词章亦彪炳史册,“屈子《离骚》,杜陵诗史”(清鲍正言《霽山集跋》),兼而有之,堪称风雅正声。借翁方纲《石洲诗话》中的一句话:“宋人七绝,自以此种为精诣。”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