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跃来苍调研“清洁河道、清洁乡村”工作:健全河道和农村保洁长效机制
苍南新闻网5月9日消息:5月9日,副省长卢子跃一行来苍调研“双清”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开展“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健全河道和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营造整洁美丽有序的宜居环境,以整洁卫生有序的环境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副市长任玉明、县领导黄寿龙、黄荣定、麻胜聪、丁振俊、陈国苗等陪同调研。
卢子跃一行首先来到灵溪镇桃湖村台湾农业观光园,参观了育苗温室和鸟巢温室,并沿着村庄道路信步而行。卢子跃一边欣赏乡村景致,一边听取桃湖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汇报。桃湖村三面环山、树木葱郁、风景秀丽,该村自2011年被列入省级重点待整治村以来,共投入500多万元,开展环境整治、污水处理、村主干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全村环境面貌。卢子跃说,桃湖村自然风景秀丽,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且拥有宋代状元徐俨夫之墓、状元走廊等独特人文景观及台湾农业观光园,文化底蕴丰富,生态农业发展独具特色。一定要围绕“清理河道、清洁乡村”工作,坚持管治结合、标本并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的长效保洁机制,真正把桃湖村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环境整治不是搞运动,重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卢子跃听取全县整治环境工作情况后指出,农村环境整治事关百姓福祉,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苍南的村庄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下一步还要加强宣传发动,使政府行为和民众自觉行为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做到全民参与、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务求实效。据悉,截止四月底,我县清洁乡村共投入资金1760万元,启动整治村79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50个。
池浦河环境综合整治点位于龙港镇主城区,贯通下埠、池浦、瓦窑头三个村,原先是典型的“垃圾河”、“臭水河”,河道里垃圾成堆,河岸两旁大量违章建筑,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违法占用消防通道,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去年,龙港镇启动池浦河环境综合整治点建设,并于去年11月底完成一期工程,两岸拆违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看到昔日垃圾成堆的黑臭河,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如今绿树夹道、曲径通幽,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卢子跃表示,要在持续推进池浦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同时,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为开展龙港全镇河道整治工作,营造整洁美丽有序的宜居环境,提升龙港城市品位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卢子跃一行走进新建河综合整治工程现场,看到河道两旁违章建筑正在逐一拆除,河道的清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整个工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卢子跃非常振奋,他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三级河长制度”,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继续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各个环节。要像消灭断头路一样消灭断头河,健全河道及沿岸清洁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在两年时间内,让苍南河道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据悉,今年以来,我县加大河道整治力度,通过推行建立三级河长和重要河道四套班子领导责任捆绑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措施、一抓到底的原则,对重要河道实行捆绑制整治方法,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截止目前,全县53条垃圾河全部完成整治,23条垃圾黑臭河完成垃圾整治工作,黑臭河启动13条、完成5条,投入资金3610万元,机械台班1583台班,完成垃圾及淤泥清理35.38万立方米。(记者 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