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内心的支撑
游泳看鹿城,田径看苍南

游泳看鹿城,田径看苍南。在苍南田径界的“伯乐”、基层教练刘宇的眼中,弟子出成绩,是他——
温州日报记者 翁卿仑 实习生 张悠枝
温州竞技体育界有一种说法——游泳看鹿城,田径看苍南。苍南在田径项目上的开展,特别是在青少年培训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体教结合”是苍南开展田径运动的主要模式。该县经常会派教练员去外地学习培训,学成归来后分配到各中小学担任体育老师,以体育传统校和训练点等形式开展课余训练,以此来发现和培养更多更好的田径苗子。因此,长期以来,该县培养和发展了一批甘当铺路石的基层教练。他们是体育人,但既登不上领奖台,也没有机会面对闪光灯和话筒,他们是奋斗在最基层的平凡人。
刘宇就是其中一位。自1989年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刘宇在体育教师和教练的双层岗位上奉献了20多年。
柔情教练常年无休
采访刘宇时,他正在龙港三中的操场上,顶着炽热的太阳,对50多名学生进行集训。这种没有寒暑假,全年无休地带队训练,对刘宇来说是常态。
在搭档林维绳眼中,刘宇是个柔情教练,他说:“两名教练一起合作,总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脾气一直很好的刘宇对学生的开导相当内行。”
挖掘苗子独到之处
20多年来,刘宇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2009年10月26日,在全运会男子3级跳远的决赛中来自苍南队员朱书靖,跳出了17米59的好成绩,不仅打破了尘封28年的全国纪录,还超过了尘封15年的亚洲纪录,夺得1枚含金量十足的银牌,一时间,朱书靖备受关注。朱书靖的启蒙教练,正是刘宇。
1995年,10岁的朱书靖还是苍南龙港二小的学生。9月的某天下午,刘宇和几名老师到龙港二小招生,朱书靖的哥哥被刘宇招到了队里。队员们集合的时候,刘宇看到小书靖在一米多高的台阶上玩耍,只见他纵身一跳,膝关节稳稳地撑住了。凭多年的眼光觉得这将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在刘宇的带领下,朱书靖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天地。
基层教练贵在坚持
刘宇在学生时代并不是体育拔尖的人,但对体育运动却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就读苍南中学时,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到了高三的时候,因为个人爱好,他毅然报考杭大体育系。大学毕业回到苍南担任体育老师,任教第一年就开始担任集训教练,开始基层教练的人生之路。
在学生追着老师跑的现阶段,基层体育教练所面临的困境,不是所有老师能体会的。在刘宇眼里,坚持了20多年的基层教练生涯,除了个人爱好,看到学生出成绩,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内心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