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诟病塘北路高峰必堵 单行道方案难实行
记者 简宁静
每晚高峰,记者经过灵溪镇玉苍路时,总能看见在交警的指挥疏导下,人车有序、通行顺畅,而在不远处的塘北路,面貌却大相径庭。有群众愤慨地说路堵得快“掐”起来了,也有群众开玩笑称“一个月也就堵30天”。应该说,交警部门对这一“堵”局并非不知情,那么为何日久不见改善和舒缓?
交警部门称警力不足
不改单行道无法求解
7月3日上午,在灵溪交警中队一楼大厅,记者说明来意后,中队长陈宣怀连呼“心有余而力不足”。据他介绍,中队共有17名民警,其中领导4名,派驻县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民警5名,内勤1名。另7名路面交警的值勤安排大致如下:火车站站前广场定员1名,104国道定员1名,中夜班安排1名,每日还需安排1人轮休,剩余三人则负责城区的日常交通秩序、巡逻和接处警。此之,中队还聘请了40名协辅警,而这40名协辅警不仅要协助每日四个高峰时段的交通疏导,参与日常巡逻,还要承担每年130多场次的安全保卫任务,每次保卫任务至少需调派10多名警力参加,而每月仅650元的基本工资,压根难以激发协警的积极性。
“要是不采取单行道通行的话,塘北路的交通拥堵现状根本就无法解决。”陈宣怀对此持明确态度。记者还了解到,去年四月份,县交警大队委托温州有关设计院所,编制了《灵溪镇主城区近期交通改善及整治》,通过对文本提供的三个方案比选,后确定采用单行道方案,即从金乡桥头到江湾路塘河两岸进行顺时针单行,六座连接桥可互通循环。
居民利益问题成顾虑
谁来“挑头”各执一词
方案既已具备可行条件,为何迟迟不付诸实施?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冯平华给出了解释:“交警部门只负责根据当地的实际交通情况提出建议,是否设置单行道的决定权在路权单位灵溪镇,而且有关的公示、听证等程序以及配套设施投入也应由镇里承担。他还告诉记者,方案早在去年五月份就提交灵溪镇了,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灵溪镇还没有对此作出回复。
随后,当记者采访灵溪镇镇长吴招鹏时,他却说:“单行道设置由交警决定,不存在镇里执行的问题。”吴招鹏还跟记者提到,早在七八年前,该路段已有过设单行道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虽然他认为此次方案比较细致,但仍缺少有关日均通行车辆、畅通与否、交通影响如何等必要的数据论证。同时考虑到改单行道涉及沿街居民的切身利益,建议交警在执行之前要做细工作、慎重论证,应征求居民代表、村居代表以及人大代表的意见,避免造成类似玉苍路的风波。而对于有关设施投入经费,吴招鹏表示可以由镇政府承担,但需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
单行道方案有何利弊
听群众对此不同说法
7月3日傍晚,记者来到堵得最为严重的塘北路二街口,附近一家小超市老板娘华女士在与记者闲聊时说:“也就每天傍晚的时候堵得比较厉害,一些司机堵车的时候特别无聊,就会到店里买包烟打发时间,如果改成单向的话,顾客肯定会变少,生意也会受影响。”
当晚18时左右,记者经过塘北路上一家小有名气的外语培训机构门口,看到陆续有家长送小孩前来上课,平日里一到学校下课时间,也会着实“堵”上一把。“就是怕被堵,我才改用电动车来送孩子,这样就算堵起来也能穿梭自如。”这是李先生自认为的明智之举。当记者随即问及对于改单行道的看法时,李先生慎思片刻,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说:“有道理,这样对交通肯定有好处。”
细心的居民应该不难发现,城区内所有的公交班车,无一路有途经塘北路一街至五街这段路的。“塘北路五街以上根本没法开,现在没有公交车经过都经常堵得不行,如果改单行道的话或许还可以考虑经过。”公交车司机项友亮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