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苍南县社会福利院“拴养”孤儿

 

媒体新闻监督

 
 

  有市民向温州都市报新闻热线88868886反映,他和一帮志愿者在端午节期间,到苍南县社会福利院探望孩子们时,发现有一名智障男孩被护工套上铁链“拴养”着,看了很不是滋味。

  2012年06月29日,记者前往苍南县社会福利院进行实地探访。

  苍南县社会福利院位于灵溪镇沪山办事处沪山村的山边,由一幢两层房子和一间一层小平房组成。在该福利院的一层小平房内,孩子们正在4名护工的照看下吃着饭。一名穿着开裆裤的男孩坐在痰盂上,手里捧着小碗吃着米饭,他的脖子上拴着一根打了死结的蓝色布条,布条的另一头拴在旁边的长木椅上。小男孩眼睛大大的,吃完饭后他依旧坐在痰盂上,身体蜷缩着,时不时用手去拉、用嘴去咬脖子上的蓝色布条。被拴着的还有另一名患有唇腭裂的男孩,拴着他的是一条铁链,一头拴在长椅上,另一头拴在男孩右脚踝处。

  福利院护工王女士说,用布条拴着的男孩今年大概6岁,是个智障儿,患有先天性聋哑和羊癫疯,“他大小便随处乱拉,我们试了很多办法都教不会,有时候还会打其他孩子,没办法只好拴起来。”

被铁链拴着的男孩今年9岁,王女士说,这孩子也是智障儿,患有先天性唇腭裂,“这个孩子很不听话,不管外面下不下雨,总要往外跑,一天要给他换三四次衣服,也只好将他拴起来。”

  据介绍,苍南县社会福利院供养着21名孤残孩子,最小的1周岁左右,其中十几名孩子有肢体残疾或智障。照顾21名孤残孩子生活起居的是4名护工,她们是苍南当地农村妇女,平均年龄超过60岁。护工王女士和谢女士说,把两名孩子拴起来,别人看到肯定会有非议,但她们为这两名孩子的问题伤透了脑筋。

·相关报道:

·苍南福利院铁链拴男童(温州都市报)

·苍南县福利院用铁链拴养男童(腾讯网)

 

我县积极应对

 
 

  6月30日,温州都市报以《苍南福利院铁链拴男童》为题进行报道。该报道立即引起苍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第一时间询问事情经过,要求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孤儿权益;县委副书记7月1日召集有关部门进行部署;分管副县长亲自前往社会福利院查看实际情况。

  据苍南县民政局调查核实,报道情况基本属实。目前我县福利院共收养了21名孤儿,其中19名孩子有肢体残疾或智障,最小的1周岁左右,照顾21名孤残孩子生活起居的4名护工,都是当地妇女。报道中涉及的两名孤儿,一名孤儿叫国群,2010年1月18日入院收养;另一名孤儿叫国城,2004年5月入院。国群由于患有先天性聋哑和羊癫疯,大小便失禁,解大便时用布条固定着;国城本身患有精神分裂征,情绪十分不稳定,平常有暴力倾向,保育员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其情绪不稳定时,无奈之下用铁链将其拴住。

  对此,苍南县委县政府作出四条决定:一,限时落实福利院保育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二,改善福利院环境,关注孤儿健康成长。三,严明纪律,严肃追究。四,深刻反思,举一反三。

  随后,各相关部门全面开展整改工作:一、7月1日晚,县民政局连夜召开党组会议,对县社会福利院院长做出停职接受调查的决定。县纪检部门也已介入,对相关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违规渎职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二、县民政局临时招聘9名保育员,以增强社会福利院的保育力量,目前已全部到岗到位。三、组织人员对县社会福利院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改善福利院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同时,对福利院的新院址加快装修,并完善生活设施配备,确保全体孤儿本周内迁入新居。四、连日来,陆续有社会爱心人士到县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安排医务人员对全院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五、从7月2日开始,对全县福利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强化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关报道:

·关于处置苍南县社会福利院“拴养”孤儿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门连夜召开会议就“拴养”孤儿情况开展自查自纠

·关于对苍南县社会福利院“拴养”儿童一事整改情况的通报

 

孤儿喜迁新居

 
 

  7月4日上午,苍南县社会福利院迁入新院址,21名孤儿在保育员的引导下,开心地住进了位于灵溪镇翔凤社区大坡村宽敞明亮、舒适整洁的新家。“我本来知道要搬走有点舍不得,可是看见新家以后就很喜欢这里了。”13岁的国莲难掩心中的喜悦,尤其在看到自己的新房间时,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在这里,她将和同伴们开启他们新的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院比之前的旧院更加宽敞,也更加干净整洁,14间房间全部配备了单独的卫生间,每个床位都设有一台电风扇,而厨房内冰箱、消毒柜和饮水机等基本的厨具设备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社会福利院内还为孩子们设了一个80平方米的活动室,孩子们可在这里画画、看电视或者上课。而12位保育员现在也都已经全部到岗,开始井然有序的工作,各自忙着照看孩子,在厨房做饭,或者给孩子们喂食。

  来自浙江工贸学院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20多位志愿者,这几天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感受着温暖和关爱,他们将各色各样的卡通人物做成了墙贴,有的直接在墙上进行彩绘,为孩子们的活动室和房间增添一道色彩和一份童趣。浙工贸的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7月2号就来到苍南,帮忙做些简单的清洁和布置工作,陪着孩子们做些小游戏,他们还联系了温州其他大学的志愿团队来这里帮忙,希望通过他们的号召能有更多的人源源不断地来帮助和关爱这些孤儿们。

  暂时负责社会福利院管理工作的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介绍说,目前21名孩子中,有19名为身残或者智残儿童。福利院搬迁后,原在沪山小学的4名孩子将转到就近的凤池小学,还有3名本在苍南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孩子,开学后仍会安排他们在原校寄宿。至于其他孩子,目前还无法接受正常教育。但是壹加壹志愿者每周末都会安排幼儿教师来为他们上课,教他们画画、儿歌、做游戏等等。而房间分配方面,目前暂时是2-3个人住一个房间,年纪尚小的则和保育员阿姨一起住。

·相关报道:

·苍南社会福利院孩子搬新家 志愿者前往慰问并打扫

·苍南县社会福利院21名孤儿入住新家

·苍南福利院搬迁 21个孩子住进新家(新蓝网)

·苍南社会福利院21名孤儿有新家(浙江在线)

·温州福利院拴养智障童续:全部儿童迁入新居(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