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血 点点情 浓浓爱——代表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献血
编者按:就今年九届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件,本网近日组织记者走访部分人大代表,对他们提出的有关民生方面的建议进行采访。目的就是把人大代表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使代表的“建议”和部门的“承诺”逐步变成“落实”。



记者 叶晔 李静静
(318号建议)
核心内容:与苍南县南港片相比较,2011年江南片用血量约占全县40%,但实际需求量远远不止这个数,分析原因有:1、苍南血站血源紧张,储备量不足;2、献血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献血观念未得到普及;3、苍南血站首先要保证苍南县第一人民医院的用血,其次再供应其他医院;4、意外事故多发、危重症病人增多、临床用血量大增;5、周边医院距苍南血站较远,交通拥挤,供应不方便;6、其他原因导致的临时应急用血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江南片由于供血不及时或者供血量不足而导致的危重症患者和孕产妇死亡事件5-6起,造成了不良影响。为顺应社会需求,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共同建议设立苍南血站龙港分站。
领衔代表鲍牡丹
“血者,神气也。”
一个健康的人,只有血液供给充足,神志才会活动正常。而一个人,如果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而成为“离经之血”,则不仅丧失其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成为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献血是指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另外,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中新网2012年6月12日电:卫生部今日就无偿献血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称,中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2011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已达1232万。同时她也指出,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在发展中面临三大挑战。即部分地区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状况、无偿献血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和支持、无偿献血良好氛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
6月14日是第九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为“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那么,我县的血液使用情况如何?血库的血够用吗?群众对献血的认识得到普及了?日前,记者借“献血日”之东风,采访了一些人大代表、献血者和医护人员,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代表:要确保病人用血 缓解血源紧张
“龙港的人口多,献血量和需血量都比较大,而所有的血液存取又必须经过灵溪血站,对医院来说还是很不方便的,像马站这样还远一点的地方医院就更不方便了”县人大代表鲍牡丹说,苍南血站在用血方面一般要先保证苍南第一人民医院的用血需求,其次再供应其他医院,因此她也曾在去年的县人代会上提出,希望能够设立苍南血站龙港分站,提高龙港镇内血液储备量和供血量。
记者从龙港医院了解到,目前全县仅有灵溪有一个血站,并配备有采血车,采血车会不定期到各乡镇进行采血,经严格检测后将可使用的新鲜血液保存在血库内。而龙港医院及其他乡镇的医院如遇到紧急用血等情况,一般由检验科与血站联系,血站工作人员会将血液在1-2个小时送达医院供病人输血。而为了避免个别病人紧急用血,医院内也储备了少量的血袋以防万一。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龙港医院检验科主任方光辉,他也表示目前医院调血确实不是很方便,但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发生群发性的情况,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血液的及时供给。一般情况下,急诊用血会相对比较多,医院最近收到的一位肝破裂患者,所需要的血量就达到了2000cc。方光辉主任也向记者介绍,在现在血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基本都实行成分输血。即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白细胞、红细胞等)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这不仅能实现一血多用,节约血源,而且对病人来说疗效比较好,副作用也会比较少。
而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列中,医院对于献血者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果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曾经献过血,用血时将对其免收互助金,且能免费用等量的血。另外,对于小于18岁,大于55岁的人群,或者是由于健康原因不能献血的,用血时医院也都将免收互助金。
据了解,我县江南片区2011年临床用血共使用全血约1万ml、红细胞约2500u,血浆约10万毫升。与苍南南港片相比较,2011年江南片用血量约占全县的40%,但是实际需求量却远不止这个数。另外,记者从龙港医院《血库出库统计报表》看到,今年前1-5月,该院共使用73000ml全血,13040ml血浆,60u血小板。
献血者:献血不仅仅为了他人 也为了自己
在献血现场,记者看到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填表格,上献血车献血。
小李是一位公务员,他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的生日过得有意义,他前来献血。“你看6月12日这个日期,就是我的生日。”
“目前我县共有志愿者8000多名,献血不但有意义,也有益处,我就献过4次,其中一次是血小板捐献。” 县“1+1”应急救援中心献血志愿者林小影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组织一至两次献血,几乎所有的“1+1”成员都献过血。她说:“一般人对献血不懂,认为献血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但我捐献了几次,身体越来越好,家里也很支持,献血非常有意义。”
另一边正在采血车内献血的吴先生显得神态自若,他告诉我们,他这次是献400cc,并且之前已经有十多次献血的经历。他表示献血后身体并不会感觉不适,况且自己的血能帮助到一些病患者,他认为很有意义。在献血的过程中,他也呼吁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参与到献血的队列中来。
在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输血的老人,据老人的女儿所说,自己的父亲因为生病贫血,需要长期输血,她指着正在输血的血袋说他现在每天都需要输一包血,费用方面她说一袋血需要350元,具体是怎么算的她也不太清楚。该科室的一名护士说,消化科内经常会接到一些需要输血的病人,具体需要输多少血和输血频率视病人病情而定,现在医院内对于血袋的使用也还是比较谨慎和严格的,尽量使这些血得到最合理的利用,避免造成浪费。
根据调查显示,青年人是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重要人群,在街头献血人群中,年龄在18——30周岁的人占87.83%。
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人来献血 奉献爱心
“ 6月14日是第九个世界无偿献血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我呼吁广大群众投身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发展壮大我县无偿献血的队伍,缓解当前用血的紧张局势,同时也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献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的塑造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为社会树立榜样。”县卫生局局长杨昌栈介绍说,近年来在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下,目前我县累计献血总人数达到6万人次,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县用血需求量日益增大,临床用血保障任务异常艰巨,但供需仍能维持水平。
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黄凤辉曾在苍南县血站工作,现在血站独立出来后,他回到了县人民医院上班。他说,不止是苍南,现在全国各地献血工作还是相对比较紧张的。1998年《献血法》颁布的时候,国家便开始提倡无偿献血,而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进行卖血。而我县在当时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始提倡无偿献血,并且逐年得到完善。目前苍南县的无偿献血供应率已达到100%,基本上能满足苍南本地医疗机构的需求,偶尔偏型的也有,县血站也会与瑞安、温州几个兄弟血站进行相互调剂。黄凤辉说,现在一部分老百姓对献血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其实从专业角度来说,献血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红细胞在体内正常的生存周期是120天,之后通过新陈代谢红细胞也会自然死亡,所以正常人献400毫升以内对身体都是没有影响的。另外,病患在医院用血所需支付的经费也并非血液本身,而是主要用于支付血液的采集、保存、检测和运输等方面的经费,而血的本身是禁止买卖的。
链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我希望通过两会的平台,呼吁外界重视和改善目前的缺血现状,鼓励民众积极献血,给他们一点补贴未尝不可。(摘自《中新社北京2012年3月3日电》)
——王天佑(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