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勉:播种“低碳”的“怪人”
县十佳低碳环保人物系列报道(三)记者 陈薇拉
有这么一个“怪人”,他要求全校师生把草稿纸收集起来,“以旧换新”;他倡导文本材料全部双面打印;他的班级干净到所有人都可以光脚进出……这位“怪人”就是蔡庆勉,苍南县志愿者协会580义工联合会的一名志愿者。
说起环保,蔡庆勉说,“其实,2000年以前,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低碳’。是2003年的那场‘非典’,让我所在的学校被隔离了好几天。那时才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城镇里的环保教育渐渐普及起来,但农村却仍相差甚远。”
2008年,蔡庆勉加入580义工联合会,与协会的义工们一起,开始了一场实实在在的环保大行动。他们奔赴莒溪、赤溪、马站、矾山等地的农村学校,为农村的孩子、居民讲课、发传单、提供咨询服务等,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他们配合团县委,在我县建立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基地开展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等与环保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他们还对农村垃圾污染情况开展调查,指导村民学会将垃圾分类回收,绿化周边环境,保护良田耕地等。几年下来,蔡庆勉策划和组织的一次次低碳环保行动,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队友们亲切地把这些活动称呼为“蒲公英低碳环保行动”。
蔡庆勉还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一位总是与“差班”结缘的“名班主任”。他班级里曾有一个非常顽劣的学生,才小学四年级,就每每上课与老师顶嘴,从不做作业。无论老师如何好言相劝抑或是严厉批评,他总是置之不理。有一天,蔡庆勉想出了个“绝招”:每当这个学生到教室,他都先检查下他的衣服是否干净,只要有污渍,蔡老师就蹲下身来,亲自帮他擦;每当发现他乱扔垃圾,蔡老师就在他面前,替他把垃圾扫干净。日复一日,一个月下来,大家发现,这位同学不再邋遢了,也不再乱扔垃圾了。再过了一个月,他不再随便顶嘴了,开始慢慢听进老师的话了。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这位学生已经彻底转变了,成绩也提升了许多。蔡庆勉终于舒了口气。
记者问他,“你在做环保的时候就没有遇到不理解你的情况吗?”“不就是别人说你‘吃饱了撑着’嘛!” 蔡庆勉笑着说,“我认为低碳环保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早已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我做环保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带着功利性的,这样就会很认真地对待,认真地去做好,也更有耐心和坦然地去面对别人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