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艺苑  -> 正文艺苑

“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作品选登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章草邱一龙《一天两岸》联 230cm×26cm×2
 
章草龚自珍诗《己亥杂诗》三首 225cm×88cm
 
章草王羲之《兰亭序》 26cm×203cm(局部)
 
章草陆游诗《游近村》 45cm×500cm(局部)
 
 
萧耘春

创作手记

20世纪40年代,我拜张鹏翼先生为师,学习诗、古文和书法。先生强调诗文要先读熟一家,打好坚实基础,不可见异思迁。文指定苏轼,诗指定杜甫。同时要求学习书法理论,还十分强调“清”、“浊”之辨,认为笔底能清,便可学;如浊了,就近俗,俗不可医,除非全部蠲弃,从零开始。

先生楷书先学欧,行草从《书谱》入手,上溯“二王”。我随先生学王字三年,改学钟繇,数年后,偶见《月仪》,开始摸索章草。先生不希望学生学他的字,对我的转变很宽容,认为人各有爱好,师生各走各的路,很正常。我反复学习《月仪》很多年,才上溯皇象《急就篇》、《济白帖》、《平复帖》等等。60多年间,我临遍了所有能见到的章草法帖。我虽然不习王书,但对传为王羲之的《豹奴帖》、王献之的《七月二日帖》还是反复临摹的。至于汉魏六朝的简牍残纸,我是反反复复地看,有何心得,说不清楚了。学习楷行书,重点取与钟繇有些渊源,又能通章草的。因此,于明取黄道周,参阅清末民初的沈曾植。

对于当今名家的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我都认认真真地看。我有个习惯,先领会他们的优点。至于缺点,金无足赤,不必太在意。这样学习比去拜访名家,叫他匆匆说几句来得实在,也作为我拙于交际的补偿。

我身处浙江最南端的小县城,只凭多年养成的习惯、爱好,学习、再学习。这里有好几位年轻的书法家,不时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使我警醒;我对他们的作品也可以批评。他们尊我为老师,我认为他们是朋友,闲时聊聊,也很不错。

展览展出时我能看到11位方家的精彩书法真迹,又能及时听到他们的宝贵评论,以及观众的意见,这是学习的好机会,我很高兴。虽然我已82岁高龄,还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个小小的进步。

[1]  [2]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