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乡地处苍南县东部,三面临海,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邹鲁之邦的美誉,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民俗民风独特、名优特产丰富、文物古迹遍地、历史故事可歌可泣的千年文明古镇。
30年前,金乡人民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试行浮动利率和挂户经营方式,成为著名的“温州模式”发源地之一。
30年后,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深入实施、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大力开发、苍南沿海产业带的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中心镇建设为平台,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金乡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调整创新中推进“工贸重镇”建设
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培育行业领头羊,是加快金乡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工贸重镇”的重要任务。
金乡通过积极引导,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联华、永益、丰华等3家企业成功升格为无区域集团(企业),第三工业园区初成规模;品牌建设硕果累累,新增国家、省、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25个,通过市级新产品认定5个,“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省级不干胶商标品牌生产基地”、“浙江省实施品牌战略十大示范指导站”先后花落金乡,去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7.18亿元。
笔记本、台挂历、不干胶三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化铝等新兴行业不断崛起,工业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产值超500万元企业达到89家;纸制品行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8.2%;台挂历、不干胶复合材料的销量均占到全国总销量的70%以上。
在整合提升中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金乡历史渊源流长,宋初便有“金舟乡”的称谓,明洪武二十三年筑城置卫,与当时的“天津卫”、“威海卫”齐名,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这里留下抗倭身影。历经600多年岁月沧桑,老城区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卫城结构,镇内留存的文化遗存,历经千年积淀传承下来的传统民间艺术、民风民俗,金乡独特的地方语言,以及由此编成的民谣、童谣构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情。
当地政府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金乡“省历史文化名镇”的人文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规划把方家大院改建为金乡文博馆,全面展示金乡建城6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的古文物。全面加强对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和对古碑文、古石刻的收集,做好《金乡镇志》、《石砰史话》等地方志编撰工作,筛选一批具有一定历史渊源、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古民居和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修复,逐步恢复文化古镇原有的风貌。
在海洋开发中推进“渔业要镇”建设
近年来,金乡渔业要镇建设成果压枝,炎亭、石砰先后成功申请了“中国梭子蟹之乡”、“中国虾蛄之乡”等“国字号”金名片,全镇新增渔业养殖基地1万亩;“汤记码头”牌鱼饼、“渔夫”鱼饼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省、市级农业多项奖项。
金乡自古就是渔业大镇,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深入实施、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大力开发、苍南沿海产业带的全面推进,金乡海洋要素优势愈发凸显。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金乡镇提出优化海洋捕捞结构,稳定近海捕捞,支持有条件的渔民发展外海远洋捕捞业。注重提高海洋养殖效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好石砰海参育苗基地、大渔紫菜养殖新技术试点基地建设,组建“海参养殖协会”。积极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对接苍南华润电厂建设项目,筹建崇家岙危化码头及仓储基地建设,推动海洋仓储物流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好规划,着手立项崇家岙滩涂围填项目,填补发展用地缺口;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炎亭渔港、石砰渔港、大渔渔港建设。
在海陆统筹中推进“旅游大镇”建设
如果说金乡经济发展奏响的是一曲雄壮的时代之歌,那么金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则是一首悠长的岁月之诗。这里风光旖旎,瓯越文化流淌在柔和、娴静的山水景观中。
没有人会怀疑金乡打造旅游大镇的先天优势,除了浓郁的人文景观,金乡自然景观也是当地一大特色,这里有农业观光园,有云台山、梅岭山庄等景点,让你远离城市嚣喧,让心灵得到洗涤,这里有远近闻名的海鲜产品,吸引四方游客舍近求远一饱口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开发一批旅游精品,金乡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渔家乐、休闲渔船、土特产品开发经营等服务业的发展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成功举办了三届“炎亭海鲜美食节”。
为提升金乡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目标,镇政府按照“海陆统筹、山海联动”的思路,制定古城-山-海“三位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金乡古卫城的修复与保护,充分挖掘文化古迹,做精做细古城文化游;以山体、森林植被和农业种植为依托,开发农业观光园,做优做美自然生态游;着眼于打造海洋旅游品牌,提升炎亭滨海旅游档次。
在未来的旅游大镇建设中,金乡将加快海口游艇俱乐部项目建设和燕子湾农林休闲园引进洽谈进度,及石砰滨海休闲观光园、大渔官山岛、大岙金沙滩、青湾底卵石滩等景观的开发力度,做大做强滨海度假游。积极发展文化休闲经济,在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活休闲产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内外内容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形成既充满现代气息,又有浓郁地方韵味的特色旅游休闲文化。
在环境优化中推进“宜居名镇”建设
生态宜居的小城镇,不仅需要优美的环境做铺垫,更要有便利惠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让人住得开心,住得长久。
当地政府以改善民生,建设幸福金乡为出发点,启动编制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一轮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建布局,加快构建“一轴两翼、港城共建”的发展大格局,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改善人居环境。
着力推进金乡中心城区与炎亭、大渔、石砰的同城化建设,向北打造新城镇中心,把金乡大道、园兴路作为先期启动工程全力予以打通,以市场集聚区和娱乐休闲区两大板块为基本建设格局,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新区投资创业,以人气的聚集快速带动商业、金融等服务业的繁荣。
向西打造优质住宅区,规范金海名都、江南人家等住宅区的建设与管理,整合龙金大道相关地块,建设一批优质住宅小区;向两翼打造海洋经济先行区,抓住省、市、县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度推进炎亭、大渔、石砰的规划建设,使其成为金乡向滨海强镇迈进的主阵地。
按照“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和现代化田园绿色农村的规划理念,推进农房改造工程,打造档次较高、功能较全、环境优美的乡村生态居住区。推进村(居)健身小广场建设,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建设羽毛球馆、篮球场等健身休闲场所。深化“绿色金乡,美丽家园”活动,完成狮山公园、造林绿化和环城路沿河休闲亮丽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打造“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 □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