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外媒看苍南  -> 正文外媒看苍南

苍南县八大产业大提升 注重的是如何“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来源:温州晚报
 
 
 
 

 

■编者按

改革开放初期,苍南建县伊始,苍南工业从家庭作坊起步,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先发优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沿革和积累,苍南形成了以印刷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为支柱产业,金属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业、食品工业为辅的传统产业体系。

苍南的传统产业是以庞大的人口作为就业基础,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十二五”期间依然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产业,因此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备受关注。

当温州市政府提出要建设中国经贸设计中心,苍南编制了《苍南县八大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行动方案》,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让我们来好好解读一番,看看苍南的传统产业是如何在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舞出优美的舞姿。潇瑜整理

苍南县印刷业 转型升级关键:向“特、精、专”转变

印刷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现代都市产业”,行业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已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经济区的支柱产业。

苍南现有印刷企业1000余家,主要集中在龙港镇及钱库、金乡等地。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金乡)”荣誉称号。

印刷业想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创新,引导传统印刷业向“特、精、专”转变,全面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限制普通印刷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2012年目标

争取实现印刷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形成更具产业竞争力的区域印刷基地,基本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器材优质系列化、印后多样自动化”的目标;初步建立行业创意设计平台,加快整合兼并、优化重组步伐,培育一批产值超3亿元、5亿元的规模型印刷企业,淘汰整合一批落后企业,印刷业市场秩序基本规范。

苍南县塑料制品业 转型升级关键: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绿色塑料的广泛应用

塑料制品业是当前苍南支柱产业之一。

从总体来看,苍南县塑编业虽有完整产业链,但因技术含量低,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产量呈维持或减少状态。

接下去,苍南塑料制品业将继续大力发展薄膜等高中档包装材料,塑料建材制品生产,并积极探索废塑料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塑料的广泛应用。使得作为塑料工业大县,在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提下,开展塑料原料的循环利用。

2012年目标

实现塑料制品业产值超过50亿元。塑料薄膜、异型材、工程塑料等中高档塑料制品产量占60%;塑料编织袋产量占40%。其中编织袋产量通过创新,中高档编织袋产量占50%,效益有较大提升。

苍南县纺织业 转型升级关键:“家用纺织品”、 “再生棉纱”、“无纺布”去支撑

纺织业是苍南的传统特色产业。

苍南的纺织业由“家用纺织品”、“再生棉纱”、“无纺布”这三块来组成,犹如三朵美丽的金花,各自绽放美丽。

家用纺织品

被服、毛毯等家用纺织品是苍南整个纺织产业中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较高,规模较大的产业之一,以盛宇、金苹果、宇宙、雅禾四家超亿元企业为代表,合计产值超过10亿元。

再生棉纱

废布脚料的再生利用作为苍南纺织业的一大特色,在苍南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针对废布料的系统加工体系,苍南废布料处理量约为每天1400吨,年平均为50万吨以上,从业人口几万人。

无纺布

苍南有多家无纺布生产企业,包括2008年全县亩均贡献率最高的温州华昊化纤塑业有限公司和苍南县立康工贸有限公司等,但总体规模较小。

2012年目标

苍南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出口交货值超过20亿元。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100家,年产值超3亿元纺织企业3家,超5亿元纺织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品牌1个,省级品牌5个。

苍南县食品工业 转型升级关键:打造“中国卤制品之乡”

苍南县的食品工业还很弱小。重点围绕苍南名、优、特农产品和海产品,以及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美食,衔接种植业、渔业、养殖业,形成大农业、第三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互动的大格局,深入推广无菌、无尘、全自动流水线、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化食品加工模式,加大整体包装、品牌建设和广告投放力度,以休闲食品、特色风味卤制食品、精深加工海产品(低值鱼和海参等)为主打,实现提升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食品行业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打造“中国卤制品之乡”金名片,并在此基础之上,申请原产地标志保护。

2012年目标

行业总产值达20亿元,培育超5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8家,培育驰名商标2个。

苍南县金属压延产业 培育发展关键:引进资本

苍南金属压延产业主要为钢压延加工业和铜压延加工业,主要产品是不锈钢带、管、铜板等。苍南钢压延产业始于2003年瑞田钢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不锈钢中宽板带投资项目的引进,铜压延产业始于2006年瑞升铜业投资项目。

苍南不具备大型金属矿产资源但具有一定的临港条件,因此虽无法发展采掘业和金属冶炼,但能有选择性的发展金属压延业,依托今后港口开发和海涂围垦,可向金属材料交易、深加工,工贸互动并进的方向努力。金属压延产业的单体项目总能耗较高,但总产值亦高,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水平低于玻璃、不干胶、纺织业,是现阶段苍南工业寻求崛起跨越的引进重点备选对象之一,苍南要进一步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金属压延产业。

2012年目标

金属压延产业产值超60亿元,涌现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超5亿元企业5家。

苍南县临港工业 培育发展关键: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

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沿海港口资源、海上贸易,在港口区域内建立并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

海洋是苍南一大优势,规划实施中的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大渔湾海涂围垦工程、港产业新城蓝图宏伟,发展临港工业是苍南工业崛起跨越的希望所在。它包括船舶工业、能源工业等。

船舶工业

苍南船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作为海洋大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岸线和港口资源可以发展船舶工业。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海运市场急剧下滑,世界船舶市场需求大幅萎缩,预计2-3年内船舶工业处于低潮,但船舶工业对苍南来说仍具有毋庸置疑的巨大发展潜力。苍南近期发展船舶工业的现实方向应避开散货船等一般造船业,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化工船等特种船舶制造。

能源工业

如苍南电厂、苍南核电厂项目得以引进落地,加上正在建设的霞关、皇帝坪等风力发电项目,1000亿元的投资将使电力工业成为苍南无可争议的第一工业。

苍南县仪器仪表业 培育发展关键:引进重点投资项目

仪器仪表产业是苍南唯一立足本土发展起来的重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企业有天信仪表、苍南仪表、奥新仪表和科星电子等,其中科星电子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仪器仪表业是苍南为数不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应予大力发展。借助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会,大力发展以高可靠性、高性能、高适用性为特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为标志的仪器仪表及相关器材产业制造与系统解决方案的行业。同时,借助西气东输的东风,积极发展民用天然气流量计,扩大市场容量。

今后,将大力引进仪器仪表重点投资项目;拓展液体流量计、核级节流装置等仪器仪表开发新领域,占领新市场;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仪表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走合作创新之路。推动仪器仪表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做强仪器仪表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标准服务平台、保护知识产权。

苍南县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

培育发展关键:在工业园区与临港产业基地重点布局

我国目前有500多家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已将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列入重点扶持行业。

苍南现有的代表性企业为温州神硅电子有限公司,年产值超亿元。近期落实用地温州神硅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1.6亿元建设年产2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投资项目,预计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该企业已与浙大国家硅材料重点实验室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省市经贸委已将该项目列入重点扶持项目。

侨鸣光电公司的LED发光二极管项目也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两高”项目。考虑到巨大的成长性,苍南必须抓住机遇,全力扶持光伏产业发展。

随着以神硅电子等企业的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华正公司和安华公司的锂动力电池制造业,石砰皇帝坪风电项目的上马,新能源产业将成为苍南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今后拟重点布局在县工业园区和临港产业基地。

其他产业 转型升级和发展培育关键词:最优越的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经济皇冠上的明珠。由于苍南的区位条件和人才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优势。为数不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靠本土产业的提升,以内生性为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县外高新技术企业来苍南投资极少。因此,苍南县下一步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提供在整个浙江地区最优越的优惠政策,包括用地价格。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着工业化的水平,但也恰恰是现阶段苍南工业的短腿。除了另行叙述的船舶工业、仪器仪表业,点钞机等金融机具也成为苍南近年兴起的一个颇具竞争的行业。

家具制造业

2003年,苍南引进了一批家具企业,报批省级家具园区,原规划占地3000多亩,后经调整,实际落地800多亩。应该肯定,当时家具园区打包报省重点项目获批几千亩工业用地的举措十分正确,有家具园区的报批,才有现在的省级工业园区——苍南工业园区。

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解放思想促转型

进一步解放思想、虚心学习、迎头赶上。一是要建立学习和交流机制。形成整个温州地区招商引资的竞争优势,承接温州优势产业转移,产生温州地区企业向苍南聚拢的“磁吸效应”,快速吸纳全市工业资本加快苍南工业发展。

优化环境促转型

首先,对苍南工业园区和临港产业基地两大工业转型升级主平台,要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对主平台的在建村规划先行,提前整村拆迁、整村安置,做好配套,加快建设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网,打造条件优越、有利于聚引产业的硬件条件。其次扎实推进效能革命。

提升存量促转型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争夺市场话语权。做亮“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塑编之都”等区域金名片;大力抓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一批节能先进技术和装备,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老旧、落后设备和装置,依法关闭一批整改无效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培育增量促转型

要以优质工业项目的落地建设为载体,继续坚持投资项目的准入审查制度,针对其优劣真伪加强评估,制止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低产出、重复建设项目,特别是圈地的假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在产业和区域上的针对性,形成高质量的工业投资项目滚动开发和储备机制。特别是在今后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机电、节能环保、农副产品加工、高端塑料制品等领域加强项目储备。全面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借助在外温州人、苍南人资源。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引进500强企业、中央大企业大集团、全国行业龙头企业、市外著名民营企业到我县落户。

 

■结束语

工业经济转型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任务落实到相关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阶段工作目标,要以项目促转型,一切围绕项目转,使转型升级项目真正做到一件件落实,一个个突破。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大工业经济转型提升的政策扶持力度,突出在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确保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