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彪在我县调研时强调:抢抓机遇夯基础 放大优势强实力
苍南新闻网10月21日消息:昨天,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来我县调研时强调,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作为浙江南大门的苍南县,一定要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努力争取和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积极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发展,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和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县领导黄寿龙、董庆华、杨成秋、林晓峰等陪同调研。
陈金彪一行先后来到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吹填作业区、天信集团、浙闽农贸市场等地,实地察看了解临港产业基地建设、企业科技创新和商贸流通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在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现场,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让陈金彪一行振奋。他说,温州要实现“十二五”的目标,必须解决好空间和平台的问题。加快围垦是我市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篇需要做足做透的文章。要在加快推进重大围垦项目的同时,边规划、边围垦、边招商,加快在围工程投用的速度,真正把潜在资源转换为可利用的土地,早日发挥效益。
通过走访了解和听取汇报,刚来温州工作不久的陈金彪对苍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县确立“打造浙台经贸合作区,建成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这一新时期发展目标,以及提前精心谋划明年工作表示满意。他指出,苍南地域特色鲜明、苍南人的创新意识强、后发优势明显。苍南一定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政策争取、机制创新、平台整合,高标准、高起点地加快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大平台建设。
陈金彪强调,作为浙江和温州的南大门,随着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国家级战略深入实施,苍南已从原来区位的“末梢”走向了“前端”。苍南要充分发挥“桥头堡”和“先行区”的地理优势和区域优势,在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准确把握转型升级方向,培养企业发挥产业链中的补连作用的同时,努力争取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龙头,引进台湾农业种植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新模式。他指出,要善于借力打造大平台,挖掘潜力打造大空间,凝聚合力打造大配套,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跨越,边贸重地向商贸中心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真正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领先海西、国内一流、扬名台湾”的经贸合作区。
陈金彪指出,苍南作为人口大县,要努力争做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坚持抓住热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利用40多万名在外苍南人的强大优势,坚持上下联动,内外互动,邀请更多的苍南人回乡投资创业;要紧抓社会建设重点,大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苍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助推温州实现第三次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 方耀星 见习记者 王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