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王”敲定全国季军 击鼓速度每秒达16下

图中,孔令坛在自己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练鼓。他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鼓手大赛中,获得温州赛区鼓王称号,在随后的浙江赛区的比赛中获得冠军,并代表我省赴北京参加全国鼓手总决赛,最终获得全国季军。王诚摄
温州网讯 鼓槌在双手间变换,敲出百般花样;鼓点在鼓面上跳跃,奏响华美乐章。不久前,“80后”温州小伙孔令坛在浙江省选拔赛中拿下冠军,随后在全国鼓手总决赛中夺得季军,创下温州鼓手的最好战绩。
这个五年前才接触鼓槌的小伙子是如何突飞猛进的?爱鼓成痴的他有什么独家秘笈?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温州鼓王。
练鼓练到筷子拿不起来
孔令坛出生于1988年,家住苍南龙港,父母做礼品生意。小伙子笑起来带着浅浅的酒窝,身形瘦削,开朗健谈。
在他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摆设简单,两套价值不菲的鼓占去了大半的地方,墙角摆放着小床和3把吉他,墙上贴满了他喜爱的鼓手访谈。
“令坛打小就喜欢音乐,电视上的歌曲没听过几遍就学会了。”孔令坛的父亲孔祥雷介绍,儿子学过声乐、钢琴,2006年,儿子高考时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师范类专业。在大学里,孔令坛第一次接触到打击乐。
“那时候一接触到鼓,我就上瘾了。”孔令坛说,2006年他先跟一位学长入门。半年后,他的水平超过了学长。此后,他利用暑假,到北京拜师学艺,参加了国内著名鼓手迟功伟的培训班。为了节省费用,他住过地下室。16天的培训后,孔令坛开始了自学,他从网上下载全世界顶级鼓手的视频琢磨。英语听不懂,就拉同学来翻译,动作照着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母亲薛彩鸯眼中,儿子对打击乐的执着,既令她心疼,又令她欣慰。这位细心的母亲说:“因为练鼓,儿子的下手臂比上手臂还结实。他一天可以打鼓8个小时,不打鼓的时候,儿子就抱着打击板,在上面敲节奏。吃饭的时候,儿子特意用左手吃饭,锻炼左右手的平衡。为了学鼓,他前后换了5套鼓,有些鼓皮中央的漆都被敲透明了。”
孔令坛坦言,因为打得太多了,他曾经练到手酸,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不过打鼓最头疼的是会吵到别人。为此,在学校的时候,孔令坛6点便早起去琴房练鼓,午休没人的时候便赖在里面。而回到家后,为了不吵到邻居,孔令坛花1万多元买了套电子鼓练。和记者聊天时,孔令坛用手掌轻拍膝盖,双脚轻点地面。他说,这是他的小发明,既可以锻炼手脚的反应速度,也吵不到人。
被誉为“浙江打击乐的曙光”
天赋加刻苦,让学鼓不久的孔令坛很快脱颖而出。孔令坛的击鼓速度可以快到每秒击打16下。在今年的第三届全国鼓手大赛中,孔令坛迎来了施展的舞台。
全国鼓手大赛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鼓手赛事,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该大赛是由中国打击乐协会,上海打击乐协会,中国鼓手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鼓手打击乐比赛。比赛吸引了超过100个城市的3000多名选手参与。
今年,孔令坛以“温州鼓王”称号代表温州赛区参加浙江省选拔赛,获得浙江省冠军,成为浙江省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温州选手。8月20日,孔令坛代表浙江省赴北京参加全国鼓手总决赛,获得了全国季军。评委称其为浙江打击乐的曙光。
“孔令坛创造了温州的历史,季军来之不易。”温州打击乐协会会长何宁介绍,这次比赛有不少专业院校的学生参加,强手如云。孔令坛的优异表现让打击乐的专家对温州乃至浙江赛区的爵士鼓打击乐水平有了新的认识。目前,温州的打击乐刚刚兴起,但发展迅速,全市有上万名青少年在接触爵士鼓。
在家乡的小学担任音乐老师
对学习打击乐的年轻一代,温州鼓王孔令坛也传授了自己的心得。“乐感的培养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爵士鼓,要慢慢来,不能贪快,要在慢中体会节奏的韵动和肢体的动作。”
说到今后的打算,这个一脸孩子气的温州鼓王,有着自己成熟的想法。“我曾经组过四年的乐队,也想过开演唱会,但乐队演出毕竟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家乡了解打击乐和爵士鼓的人还很少。今后我想从事打击乐教学方面的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打击乐。”
从9月5日起,孔令坛开始在家乡的小学担任音乐老师,他打算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培养打击乐的好苗子。这位年轻的鼓王有着自己的志向。“我很热爱打击乐,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分享打击乐的乐趣。希望明年我能带着学生,再去冲击全国鼓手大赛,为家乡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 尤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