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社会新闻

电话里遇“老板” 被骗百万又失身

苍南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9月8日消息:家住灵溪镇的小梅(化名)是位地道的家庭主妇,多年来一直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因为一个接错了的电话而改变了本来宁静的家庭,不仅被一个无业的中年男子欺骗了感情失了身,还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被骗走了100多万血汗钱,回头想想,实在是羞愧难当。

电话里偶遇“老板”

2010年2月22日,农历虎年春节刚过。当天下午,小梅正在家里忙着家务,手机铃声响起,接起一听是位陌生的男子打错了,于是便挂了电话。岂料,此后几天该男子接二连三打来电话,闲暇之余小梅和他在手机里攀谈起来。交谈中,他向小梅自我介绍说,自己姓温,36岁,老家住桥墩镇。在多次电话聊天后,温某某得知小梅手头有一笔数量可观的积蓄,于是尽情施展他的技巧,在电话里以知冷知热的关心,使她倍感温暖。他吹嘘说在全国各地办有多家厂矿,现在在温州承包经营一家保洁公司,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作为同龄人的心理让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聊天话题。跟自己老实本分的老公相比,小梅也一直认为温某某不但是位“老板”,而且还是位“能人”。

上当失身又失财

2010年3月中旬,两人聊天不到一个月,小梅就把温某某当成了自己的知音。眼见自己的“表演”收到应有的功效,温某某便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诱饵,说自己的公司愿意让小梅入股,即每投资1万元每月可获500元的回报,而亏损的话则由他承担。见有这等好事,这下小梅心动了,当即答应来到温州与其“洽谈”投资事宜。2010年3月15日上午,小梅将2万元现金送到温州市区温某某指定的一宾馆,当晚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就这样,温某某从小梅手中轻易骗取了第一笔款。随后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故伎重演,每次总有新名目,诸如加大投资可以让小梅夫妇到其公司担任中层干部、可以在温州市区分得套房之类……要钱的名目层出不穷,手段也是不断翻新。

为了进一步骗取小梅及其家人的信任,2010年4月的一天,温某某在温州街头花了500元刻了一枚“温州市某开发区园林所管委会”的假公章。随后,温某某信誓旦旦地先后与小梅夫妇签订了两份承包合同书。在合同中,温某某虚构了甲方为“温州市某开发区园林所管委会”,乙方为自己及小梅夫妇,合同主要内容为乙方承包温州某开发区内的生活、工业垃圾的保洁清运工作。于是小梅夫妇不但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而且还动员亲朋好友“搭股”。至2011年6月,也就是在他们相识的一年多时间里,小梅夫妇先后十余次将116万多元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打入温某某账户。

丑行败露骗子落网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投资了116多万元,却只有2011年3、4月份间从温某某手里仅仅拿到1.5万元的回报,小梅夫妇越来越觉得不对劲。2011年6月份开始,小梅夫妇多次提出要到温某某的公司看看。对此,每次温某某总是以自己公务繁忙不在浙江为由搪塞。时间在不经意间飞逝,却始终不见温某某现身,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她的心头。

觉得实在无望之际,2011年8月20日,小梅夫妇两人赶到温州,查询温某某的踪迹。几经周折,找到温某某以前工作的某保洁公司。公司的负责人说,温某某以前是该公司的一名清洁工,后被辞退了。此时的小梅才如梦方醒,霎时间痛哭失声,悔恨、羞愧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

2011年8月25下午,小梅夫妇来到苍南县公安局灵溪中心派出所报案:被温某某以投资为名,从2010年3月份至2011年6月间被骗现金116余万元。

接报后,该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民警们根据受害人提供的嫌疑人大致体貌特征,进行排查,很快查明温某某,家住桥墩镇古树村,是一个闲散的无业人员。2011年8月28日凌晨1时,温某某在家中被伏击守候多时的民警们一举抓获。落网后,温某某对自己以投资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而所诈骗得来的116余万元,温某某用于还债、买车和吃喝玩乐之外,还不忘包装自己:买苹果手机、品牌衣服等等,挥霍的只剩1万余元。

现温某某涉嫌诈骗已被苍南警方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通讯员 罗成坚)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