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金乡一小水库一天内3名学生溺亡



温州网讯 7月2日,6名刚放暑假的高一学生结伴到苍南县金乡镇甘溪村一小水库嬉水,结果不幸发生了,3名学生溺水身亡。据了解,这6名学生曾是金乡三中的初中同学,只有一人真正会游泳。事发时,这名会游泳的同学在水中救起了两人。
事发当时正值正午 水库边来往的人很少
记者昨天赶到现场了解到,遇难的3名学生分别就读于金乡高级中学、龙港职业中学和温州一所技校。金乡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3名遇难的同学是在水库玩水时,不慎坠入深水区发生意外的。
一名知情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天中午天气很热,水库边上人很少,而这6名同学只有一人真正会游泳,事发时,这名会游泳的同学一人救了两个同学。但终究是势单力薄,没能把其他3名同学救上来。后来,村民听到同学们的求救声才纷纷赶来,警察和冬泳协会的人也随后赶到,但是已经太迟了,那3名同学不幸溺水身亡。
记者找到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救人的村民薛先生。薛先生说,当天中午,他正在水库附近盖房子,听到一名少年跑来呼救称有人落水了,他赶紧跑了过去。这时,另外两名学生模样的少年正在岸边惊慌失措。听他们说有3名同学沉在水里,都是不会游泳的。薛先生立即跳了下去,无奈水库太深,一下子没能找到那三名同学。后来,警察和冬泳协会的救生队员也都赶到了现场……
金乡冬泳协会义务救生员沈宝才当时就在现场施救,他无不遗憾地告诉记者,他们赶到现场已是下午1时多,而那几名学生是在中午12点多出的事情,如果能早点得知并赶到现场,或许那3个孩子有得一救。沈宝才心痛地说,冬泳协会一共有三人跳下水库施救,现场的派出所民警也有两人下水救人,然而就这样还是不能把那3名学生救上来。
沈宝才说,甘溪水库里的地形较为复杂,一些地方很深,他们戴着潜水镜一遍又一遍潜下去搜索,可都没找到。20分钟后,他们终于在4米多的最深处找到了这三个孩子。由于太深,他们也只能在这个地方插上竹竿下去救人,当时3个孩子的头都朝下,两手抓着泥巴,两腿在上面,可能经过激烈挣扎。
后来,被捞上来的3个孩子被送到了当地医院抢救,无奈溺水时间过长,医生无力回天。
警示牌形同虚设 来此游泳的人都不听劝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库边上虽然设立了不少警示牌,上面写着“保护水源,禁止游泳”,但还是有很多人过来游泳。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时,就有多名十六七岁的少年骑着电瓶车来到水库准备下水游泳。记者问他们,“昨天有3名高中生在这里溺水身亡了,你们今天还敢在这里游泳?”“他们技术不好,况且我们不会去深的地方。”刚一说完,这名十六岁的少年便“扑通”一声跳下水了。
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些过来游泳的人都不听劝,有的过来洗澡,有的过来游泳,管都管不了。他们真是不知道这水库有多危险!今年以来,已有5个人丧命甘溪村这一小水库。今年3月份,一名年轻男子跳水库自杀身亡;端午节前夕,一名19岁的小伙子在此游泳溺水身亡。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库附近还被人搞了一些游泳设施。
昨天,记者找到了苍南县金乡镇甘溪村村支书黄书记,他告诉记者,甘溪水库是在十几年前建设,至今还是作为他们村的饮用水水库在使用。为了保护水源,他们禁止在此游泳,可现实管理难度很大,这令他们非常头疼。
黄书记说,水库建成起初也曾多次发生过溺水事故,为此村里及镇政府也都想了一些办法,如设立“严禁游泳”警示牌等。这几年,情况刚有了好转,没想到今年出了这么多人命。为此,他们已向镇里汇报,将组织村民巡逻队,加强劝导和管理。
警钟长鸣
防范溺水事件再次发生
暑假已经开始,发生在苍南金乡的三名高中学生溺水事件又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有关人士指出,溺水事件最容易发生的危险地方有水库、溪水潭、河流、湖泊、池塘、水坑、水井、建筑工地的积水坑、缺少窨井盖的下水道等等。家长们一定要对上述地点特别防范,以免孩子误入发生危险。此外,家长要做到绝对不能让孩子独自及未在大人的监护下结伴去有专业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外的所有地方去游泳嬉水,并时刻教育孩子不到无安全保障或不熟悉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游泳。
据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因游泳、嬉水而引发溺水死亡的中小学生数居全市学生各类意外死亡人数的首位。而这些事故中,小学生占71.79%,溺水死亡的小学生中,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占69.23%,新温州人子女占53.85%。
对此,教育部门在暑假来临之前,对学生进行“四不”教育: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或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
附二医急救专家称,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溺水者心跳停止十分钟以上救起来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为此作为同伴或者发现人在自己无能力抢救的情况下,应首先报警,并就近想找人帮忙,尽快将落水者救上岸。且勿在自己不会游泳或者没能力救人的情况下水救人,以免造成更多死伤。
一旦溺水者被救上岸,应立即清除其口腔中的泥土、水草等异物,将溺水者俯卧于膝部,拍打背部,使口鼻中的水流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记者 盛一杰 王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