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苹果树之恋
张耀辉
“你不经意地栽种/把自己种成了一枚永远的苹果”,这是我以“张骋”为笔名发表在1993年刚刚试刊的《苍南时报》某期副刊“诗座”上的一首短诗。从这首短诗起步,还有这十多年来陆续发表在《苍南时报》,《今日苍南》的近百篇文章的剪辑,依然以淡淡的油墨芬香记录着我对这份报纸的记忆和真诚的情缘。
记得《苍南时报》刚创办时,条件十分艰苦,人手也少。那时编辑部租在县工人文化宫四楼顶最边上的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当时我在矾山镇中学教书,喜欢写点东西,也常有大小文章在温州等地报刊发表。每每因公因私到灵溪,我总会挤些时间,带上手写的稿子和一些诗歌散文之类直奔编辑部,并常常顺手要走几期刊出的报纸。我常以 这样方式“投稿”,体会着写文章和文章被刊发的心灵快乐。在这期间,我结识了与现代台湾漫画大师朱德庸先生几乎同姓同名的也画漫画的朱建德编辑,见证了从萌芽到顽强长大的《今日苍南》,结交了一批为报刊写作的苍南文学爱好者和新闻人。
与《苍南报》的感觉宛如一种爱恋,我始终牵挂《苍南时报》。它略显粗糙,但有着我们苍南人自己的体温。从1994年7月正式创刊的《苍南时报》到2000年7月更名的《苍南时报》到2004年的《今日苍南》,期间虽有一些停顿,但我都坚持不懈给它写稿。深受蒙爱,我许多作品都被及时刊出。《永远的亲人——献给在皖南事变殉身的先辈》、《乡下教书》、《别情如潮》等等作品最初都是先在《苍南报》副刊发表。《苍南报》是我文学创作的最初的沃土,是世界给我文字最早的信任。记得《苍南报》副刊扩版,报头套红的月末刊甚是可爱,象一团温暖的炭火。我的十几篇随笔、散文连续在《打开天窗》,《万家灯火》《心灵驿站》等专栏刊出。这些文章现在还被我仔细保存着,闲时翻阅,一份发从内心的感动,柔情伴随左右。
喜看《今日苍南》,宛如已经端庄长大的成人,开始厚重,开始丰富也开始深刻。我对《今日苍南》的关注和热爱,一如既往,不离不弃。每天我打开电脑,都会先浏览 “苍南新闻网,点击并粘贴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我现在也常给它投稿,有时也应邀寄出几篇文章和一些应时之作。今年两会期间,我写的二篇两会日记,《今日苍南》都在第一时间认真对待,给予刊登。记得上个月有天下午在去灵溪中学的路上,发现县城建兴路到处坑坑洼洼,破旧不堪,我便用电子邮件给报纸发了一封《建兴路又该修修补补了》。第二天报纸”群众来信“一栏及时刊出,第二天下午一些问题严重的路段就开始整修了。我不由得为现在的《今日苍南》叫好。
续十几年前的那首短诗《苹果》,祝福《今日苍南》出刊千期。”你熟了/我的爱依然很青/你是硕大的果林/飞鸟,花朵,各色眼睛/安居着歌唱“。
由衷地祝福今日的《今日苍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