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研室来苍调研:给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
苍南新闻网6月7日消息:日前,省委政研室主任徐志宏一行来苍,就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及政策要求开展调研活动。县委书记黄寿龙、县长董庆华陪同调研。
今年5月18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在整合苍南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工业园、霞关对台贸易物流园等区块的基础上,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布置,设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并列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整合后的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规划范围为260平方公里,其发展目标是通过10至20年的建设,以“进军海洋、融入海西、对接台湾”为己任,全面参与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以承接台湾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平台设施建设为支撑,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为浙江参与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加强对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国内一流的台商投资区。
徐志宏一行听取了我县关于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及政策要求的情况汇报,以及黄寿龙等县领导和我县十多个部门负责人的座谈发言。调研组对我县建设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县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政策等条件,难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表示理解。对我县提出的积极争取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这顶“帽子”,请求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做好合作区规划研究和制定,并加大对合作区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将霞关港口列入对外开放口岸,实行更加优惠灵活政策,以及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方面给予倾斜等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与支持。
调研组认为,合作区的设立来之不易、意义重大,一定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做大发展空间,抓紧研究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引进大项目作支撑,并精心做好营销工作,把合作区打造成为浙江省响当当的大品牌和“金名片”。要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放开手脚,扎实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合作区建设。要坚持“一区多园”的构架,高水平、高层次地编制规划;要抓住国家级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验区的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打响打好苍南的“双海”战略,用足用活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夯实基础,敢作有为,上下同心推进苍南的产业结构调整,全力以赴打好这个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调研组一行还先后到马站、龙港等地实地视察了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台北小镇等项目规划建设情况。(记者 方耀星 实习生 叶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