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席草 多彩的童年——灵溪镇观美中心幼儿园见闻




叶晔/文 李士明/摄
“孩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观美人,他们喜欢家乡的席草。作为老师,我们自然要有新想法,让孩子自己动手,把席草变成教玩具,这样既发掘孩子的动手思考能力,也让孩子对家乡的情感更加亲近。”灵溪镇观美中心幼儿园园长吴初升说起孩子们手中的席草,顿时来了劲。她告诉记者,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奇思妙想让人惊奇,他们都是小小的“魔术师”。
走进观美中心幼儿园,孩子们正在举行“趣味运动会”,有舞龙的,有转木马的,有跨栏的,有的走梅花桩,有的玩接力棒,还有的打高尔夫球,热闹非凡,让人目不暇接。记者拉住一位小朋友问他累不累,玩得好不好。他说,他们玩得很好,玩游戏只要齐心协力就行了。
吴初升说,这些教玩具都是孩子们利用席草边角料动手制作的。带着一丝疑问,记者走进了被老师和孩子们亲切地叫成“席草坊”的展览厅。这里,一班孩子正在制作草棍和草鞋帆船、草帽等物,聚精会神的样子,让人感动。毛俊豪小朋友挥起了手中的草帽,大声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吴怡小朋友却在像模像样地扎着小帆船。她的妈妈说:“幼儿园让孩子们制作席草玩具,很有意义,我们作为家长都很支持。”
王建清老师已经从事幼儿教育10多年,早已摸透了孩子们的小心思:“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都很愿意动手,动手让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她指着展览厅里的一角说:“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不错吧?”展厅里的一对席草编制的和平鸽,神态安详,惟妙惟肖,童趣跃然,一下子就抓住人的眼球,据说,还获得过省里举办的“利用家乡资源,制作教玩具”比赛一等奖。
孩子都是璞玉,雕塑家自然就是老师。
作为幼儿园园长,吴初升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观美的教学资源自然不如县城灵溪,但如何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长处,让孩子寓教于乐呢?办学两年来,她一直在思考。观美作为灵溪镇的近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正是“中国席草之乡”。吴初升想,能否充分利用这些席草,通过挖掘家乡的本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经过与园里的其他老师和家长们的商量,吴初升决定试一试——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对的。“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于席草的喜爱,近乎痴迷!”言谈间,吴初升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不试不知道,两年的时间里,观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爱家乡”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席草种植园区,走进席业工厂,拾取席草边角料,除了制作飞鸟和其他造型可爱的动物,还制作出了丰富的户外游戏器械,如陀螺、飞盘、跨栏、高尔夫球等,还有生活用品如草帽、草鞋、镜框、草篓子等。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并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孩子都是张开翅膀的天使。在观美中心幼儿园里,记者还发现,这些小朋友可不仅仅只会用席草制作生活用品和体育器械,他们还利用矿泉水瓶和易拉罐制作出望远镜、手电筒等物,还在瓦片上涂上颜色,涂出长颈鹿、狮子、猫头鹰等动物。吴初升不无感慨地说:“他们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孩子差,我相信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
- 相关阅读:
- 学前教育面面观(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