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山寨”急救车 “苍南经验”值得参考
他说,苍南县“山寨”救护车现象没有泛滥,归功于该县已建立较健全的120救护体系。
院前急救:
18辆与28辆的对比
作为一个人口大县、经济欠发达县,苍南在院前急救方面却舍得投入。目前全县18辆救护车纳入120急救体系,接受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另有两辆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即将投入使用)。另外16辆属各医院、卫生院自有车辆,主要用于本院病人转院、出院之需。如果医院派不出车,120的急救车也可以用于危急病人转院。
按照每5万人一辆急救车的配置,苍南县总人口118.46万,需要23辆急救车,在今年达到20辆以后,已接近院前急救配置。而温州市区三区总人口303.95万,需要60辆急救车,目前120急救中心自有急救车仅28辆,一半都不到。
苍南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杨秋凉说,中心的急救车内设有多参数监护系统、车载呼吸机、心电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进口自动上车担架、进口输液泵等先进设备,每车各配置一名有资质的医生和护士。
院后转运:
7辆与2辆的对比
那各医院情况又如何?据苍南卫生局统计,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救护车34辆,除纳入急救体系的18辆外,还有16辆可以用于病人院后转运。其中苍南县人民医院共有7辆救护车,除了3辆纳入120急救体系,受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主要用于院前急救外,还有4辆救护车可以用于病人出院和转院。
与之对比的是,温州市区某省三甲医院,只有2辆救护车,其中一辆专门用于内部院区之间的病人接送,能用于院后转运,用于病人出院和转院之需的,仅有1辆救护车。这显然与其医院规模地位不相称,间接导致很多病人不得不找“山寨”急救车替代。
温州120的司机、随车医生、担架工等都是自行招聘,常遇到招人难,留人更难的情况。
而苍南县120这方面则更为灵活,急救中心只配备工作人员和接线员,急救车辆由各医院申请,统一采购,随车医生、护士就是各医院急诊科医生护士兼任。县财政每车每年划拨30万元用于油费和人员工资等支出,既增加医院积极性,又减少人员编制。
陈光俊介绍,苍南县的院前急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院后转运也主要由医院的救护车承担,本地的“山寨”救护车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记者 刘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