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科教文体  -> 正文科教文体
保护非遗文化 弘扬华夏文明

我县开展系列活动贯彻《非遗法》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马站镇蒲城“拔五更”

马站镇金山古井

岱岭乡云遮村利济桥

记者 叶晔/文 李士明/摄

我们该弯腰致敬!向身负数辈传承的民间传统文化技艺掌握者,向濒于消失的传统文化技艺!华夏传承,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之根,是一个民族文明的DNA,非遗文化不能失去,就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乃至发展。

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简称《非遗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获高票通过,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非遗保护正在进入全民救助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县文保工作成效显著,及时做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并顺利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文保点1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馆藏文物1279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4件,拥有较为健全的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全县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0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3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3项。五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确保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非遗”活动频繁,年初,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李勇编导一行来苍南拍摄点色剪纸和单档布袋戏项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3月22日和25日17:30分别播出这两套节目;1月份,我县对国家级、省级、市级65岁以上的传承人及一些年老体弱老的艺人,共二十多位进行慰问,送去政府与社会的温暖关怀;2月份,我县承办刘基诞辰700周年名家书画展暨刘伯温春祭大典活动,还突击申报妈祖信俗和道教文化两个省级项目,同时对全县民间重点民俗活动和乡镇非遗展示活动进行全程记录拍摄,并对一些大型活动予以宣传报道;3月份,我县承办了第六届温州(苍南)开茶节民间民俗艺术汇演,并与泰顺、平阳两县一起预备申报一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还开展了大型“苍南霞关坑尾妈祖巡安苍南活动”。4月下旬举行的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我县选送的省级非遗项目矾塑、夹苎漆器三件作品分获“浙江巧女”与“青年大赛”银奖,同月,我县组织申报了十四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和十六位市级非遗传承人;5月以来,温州电视台守望非遗摄制组李勰丰编导一组来我县拍摄“门神画”,这是我县继畲族刺绣、苍南夹缬之后又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入选摄制,我县还在本月中旬,于龙港外滩开展博物馆日图片宣传展览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5月25日,我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夹苎漆器“窑变天球瓶”、点色剪纸“京剧脸谱”作为县委书记黄寿龙“赴台海洋经济专题交流合作活动”互赠礼品赠送台湾同胞,得到台湾同胞的一致好评,折射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晖华告诉记者,“非遗”最容易失传,主要原因是传承人必须在上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却不能产生效益,因此后继乏人,作为政府部门就该负起扶持的责任,给予“非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非遗法》即将施行之际,又迎来了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2011年6月11日)。为此,我县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具体实施中,我县将加强有关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成果宣传,着重宣传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 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集中展现苍南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于2011年6月10日—6月13日举办苍南县庆祝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暨“蒲韵流芳”第三届蒲城民俗文化节活动,在国宝级文物单位——蒲壮所城的城楼、城墙上张挂彩灯、彩旗,营造浓郁的文化遗产日和民俗文化节庆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突出2011年度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全面展示文化苍南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该活动围绕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保护活动主题,紧扣苍南县“十二五”规划文化建设发展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注重实效、勤俭办节的原则,通过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利用节庆人气,乘势借力,增强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苍南历史文化遗产底蕴深厚、风韵悠长、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拉动文化消费,打响苍南“一带十园”历史文化品牌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结合,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自然风景风情的结合,彰显历史文化风采,打造非遗经典旅游景区,探讨苍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途径和模式,锻造文化品牌,展示苍南文化魅力,弘扬苍南文化精神,扩大文化苍南影响,实现文化振兴的生动景象,使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成为全面推进我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融入海西的重要推广展示平台。同时也借以进一步提高国家级文保单位蒲壮所城知名度和影响力,推介、展示蒲城新形象及蒲城民俗风情,聚集人气,激发商机,大幅度促蒲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宣布一批苍南县2010年、2011年新增国保、省保、县保名单,宣布苍南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将举行民间民俗踩街巡游表演,如舞狮、36行、高跷、公婆跳、彩车、李道亮彩扎(八蛮)、大头娃娃、八仙、卖技、吹打班等,展示民间曲艺、舞蹈风采,营造节庆氛围。同时还将开展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苍南县文物普查新发现图片展、蒲城民间收藏品展览等。

苍南县庆祝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暨“蒲韵流芳”第三届蒲城民俗文化节活动指南
活动时间:2011.6.10-6.13                            活动地点:苍南县·蒲壮所城
序号
项目 / 时间
马站镇蒲城中心学校
开幕式611上午930;《蒲韵流芳》文艺演出611日上午1000
庆祝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暨《蒲韵流芳》第三届蒲城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和文艺演出;宣布一批苍南县2010年、2011年新增国保、省保、县保名单;宣布苍南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
蒲壮所城
民间民俗踩街巡游表演(两场)611日下午1430晚上1830
舞狮、36行、高跷、公婆跳、马灯舞、彩车、大头娃娃、卖技、集锦头通吹打等,展示民间曲艺、舞蹈风采,营造节庆氛围。
蒲壮所城张琴故居陈宅
传统婚庆婚俗表演612  上午1000
通过仿中国传统婚嫁礼仪,营造喜庆气氛,再现蒲壮所城明代婚庆礼俗、风貌,让游客在访古寻芳、品味金戈铁马同时,作一次穿越之旅,感受超时空美丽风情。
蒲壮所城城南、城北郭宅、叶宅
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苍南县文物普查新发现图片展;蒲城民间收藏品展 610613
展示苍南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苍南县文物保护成果和近年新发现文物。展示明代抗倭名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蒲壮所城历史文物遗存和民俗风情。
蒲城西门外
王国桢故居·烈士陈列馆(长期)610613
王国桢(1900-1931)烈士故居和烈士遗物、遗迹,瞻仰浙南“农王”短暂却忠贞不屈、光辉灿烂、伟大的一生。
蒲城郭宅文昌阁
布袋戏·提线木偶戏专场演出610-613(上、下午各1场)
 “方寸之中行万里,一人手上演百官。”苍南单档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个剧种,传承久远,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跨越千年历史,观看一、两场原生态精彩的提线、布袋木偶戏表演,不失一大快事。
蒲城城隍庙
地方越剧演出610-613(下午、晚上各1场)
 “平阳出戏子”古有论说,历代名角大腕多出自苍南,如蒲城的叶良金(1854-1886),人称“蒲门生”,即以饰演昆剧生角名擅清代艺坛。苍南人历来喜爱看戏,苍南大戏自古唱到今。
苍南县境内
“鉴古赏今”探访历史文化遗迹活动610
 “相约文化遗产日,品读苍南三千年”,邀请部分人大、政协等代表、委员开启苍南人游苍南、品历史文化遗迹巡游活动之旅,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线路:钱库吴荣烈故居钱库灵鹫寺单檐塔浙南石棚墓群望里护法寺桥·塔(燕窠硐)→碗窑古村落矴步广昌谢氏古民居观美徐俨夫状元墓矾山矾矿旧址朱程将军故居蒲壮所城。
苍南国际大酒店
温州杨府侯王信俗文化学术研讨会617-619
诚邀海内外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历史学家和温州区域有关民俗文化骨干、知名人士、论文作者等围绕杨府侯王信俗文化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以期进一步发掘、研究、传承、利用好优秀历史文化,助推苍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