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夜访”:干部新风尚
本报讯 (通讯员 蓝潮 记者 王丹容) 随着“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各地领导干部正通过各种形式的“驻村夜访”、“夜访恳谈”等活动,主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伴随着领导干部走进农村的步伐,“便民夜访”正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新风尚。
为及时准确地摸透农民的想法看法、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各地,不少干部利用夜晚时间,走进农家,担当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科学发展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帮扶济困的“扶助员”,深入村庄与群众交心交谈,了解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海岛,每周三是洞头县东屏镇镇干部的固定夜访日。该镇干部兵分8组进行入户夜访,访渔民、话家常、听难处,了解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翻阅该镇干部的“夜访民情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这样一组数据:自4月以来,共走访群众350户,解决问题70多个。
在苍南,苍南工业园区推出每月一次的领导夜访村民活动,以夜访村民、带回问题、协商对策、回访村民的方式,力破发展问题。据了解,今年以来,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入园企业越来越多,“拆迁难”成为了阻碍园区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该园区主要领导利用晚上时间,跑到村民家里,与村民促膝长谈,协调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程填方等很多久拖未决的问题,使矛盾一个个得以破解。据统计,通过“夜访”活动,目前,园区已协议拆迁房屋213间,占全年拆迁计划的一半。
在平阳,顺溪镇建立“住夜约谈制度”,积极拓宽与村民的交流渠道,进一步查找发展难题,并予以逐个破解。针对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土地征用难问题,日前,该镇干部走进多个行政村,与库区村移民代表一一约谈,详细听取移民代表的愿望诉求,并细致耐心地对群众关心的事项作了讲解、解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镇里制定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土地征用难问题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