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烟草卡口的“狙击手”——访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朱增敏
记者 方耀星
历史印证劳动伟大,时代崇尚劳模光荣。尽管全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以及第五届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已闭幕多日,但载誉归来的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县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长朱增敏,日前在谈及在京受奖情形时,仍然十分激动。
4月27日,第五届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会上,作为浙江省仅3名、温州市唯一一名的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朱增敏倍感幸运。“能够获得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晋京授奖我已心满意足了,可没想到在京的第二天,我们走进人民大会堂,应邀参加全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见到了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国家领导,聆听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报告,这确实是我人生中的最大荣幸,将铭刻于心,永志难忘。”朱增敏情深意切地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增敏事业成功和荣誉光环的背后,凝结着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朱增敏二十年如一日,一直战斗在浙南打假的第一线,素有浙南烟草卡口“狙击手”的美誉。从进入稽查大队的第一刻起,他就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宝贵的青春无怨无悔地挥洒在浙南这片没有硝烟的烟草战场上,维护秩序、侦破大案成为朱增敏的执着追求和至高目标。近三年来,他参与查获的大要案86起,查获各类违法卷烟120多万条,追刑人数达43人,总案标值近亿元。天道酬勤,战功赫赫的朱增敏相继获得苍南县“打假”先进个人、缉私执法“先进工作者”、温州烟草系统办案能手、温州烟草系统优秀稽查队长、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追溯打假时,朱增敏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每查扣一车假烟,都会抓住一切可疑线索,寻找背后的网络。2006年11月27日,朱增敏带队依法检查一可疑车辆,在检查结果与情报不符的情况下,凭着二十年练就的火眼金睛,他发现了车里螺丝磨痕的破绽,旋开螺丝掀开木板后搜查出900余条“中华”等品牌违法卷烟。接着他又从一张汇款单入手,顺藤摸瓜,辗转两省一市八地区追踪取证,最终破获了这个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涉及23个上下家的庞大违法犯罪网络,成为温州烟草近年来打假破网工作的经典案例。
2008年,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和职业敏感,朱增敏大胆地将连续查获的三车假烟进行线索串联,并通过四个多月的求证,成功告破一个涉案金额达1300余万元的跨省运销假烟特大网络案。
随着打假破网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和诱惑也随之增多,但朱增敏就是一块软硬不吃的“硬骨头”,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他常说:“作为稽查队长,心里想的应该是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面对铁规禁令,就要做到黑白分明,没有什么灰色地带。”在处理一起案件中,一位亲戚找上门来请他高抬贵手,朱增敏对他说:“如果你是私事找我的,我很欢迎;如果是因为公事要我网开一面的,请回,免得伤了和气。”为了达到目的,不少违法犯罪分子时常采用种种卑劣手段威胁、恐吓朱增敏,但他从来没有畏惧,反而越战越勇,积极组织力量对可疑车辆一一排查,最终将那些涉案非法经营的违法分子收入法网。难怪一些烟贩常常自认倒霉地说:“碰到谁,也不能碰到朱增敏。”
卷烟打假是一场长期、持久、复杂的斗争,是拼耐力、拼实力、拼智力的过程。作为浙南卷烟打假卡口的领军人物,朱增敏告诉记者,卷烟打假不是简单地查扣几车假烟,罚几万元款,而是要强化“有假烟必有网络,有网络必有大要案”、“见人见物见网”、“追主犯、追实刑、追重刑”的追溯打假理念。对于辖区监管要注重精耕细作,撒网捕鱼;对于卡口网络案,要敏于见微知着,顺藤摸瓜;对于情报网络建设,要深入源头,挖掘收集,掌握主动,一网打尽。
对朱增敏而言,经常加班加点不用说,双休日经常辗转福建、广州、上海等地进行上下家调查案情已成为习惯,驱车千里追捕犯罪嫌疑人更是不辞辛苦。长年累月的昼查夜堵,饱一餐饥一餐,使朱增敏本来不怎么好的胃“雪上加霜”。但无论多么辛苦,朱增敏脸上总挂着微笑,从没有偷过一次懒,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抱过一回怨。每年平均外出打假达二百三十多天。孩子生病,他总是顾不上,妻子有时埋怨,“咋就你那么忙呢?你看你不在打假,就在打假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