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苍南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小学)开放周活动
因为它不相信人是可以被改造的;
新教育是来寻找人的,
它执着地寻找着尺码合适的人。

二OO九月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一日,苍南新教育实验基地开放周活动(小学)如期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本次开放周是自苍南县新教育实验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完整组织研讨实验区儿童课程、有效课堂的活动,也是一次全面展现我县新教育(小学)儿童课程行动成果的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全县各个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三百多人参与。活动期间,福建省福鼎市桐北小学也闻讯组织骨干教师十七人前来观摩学习。
本次小学部分的开放周为期两天半,每半天安排一个项目展示。除了特别邀请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张齐华来苍作半天的教学展示外,本次开放周的其他活动都由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新教育团队承担。每半天的活动都推出了一位主持人负责一个项目展示。从课例观摩到项目引领,最后在展示项目组和与会者进行现场互动中结束。本次活动还特别编辑了《寻找尺码相同的人——苍南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开放周活动资料汇编》,精心选编了新教育最新的一些理论文章,从《教育在线》中选编了儿童课程、有效课堂的相关经典案例。同时也附上本次活动中所有课例展示的教学预案等。
思想专场

二OO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下午,新教育苍南实验区实验基地学校开放周(小学)活动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艺术厅拉开帷幕。来自江苏的小学数学名师张齐华应邀来苍作思想专场活动,三百多名小学数学教师集聚一堂,共同领略了一堂充满智慧的示范教学和一场主题为“把握数学教学本质”的思想对话。
下午一时,张齐华老师开始执教人教版数学《圆的认识》,上课的孩子是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五年(6)班。课始,张老师与孩子谈话热身,其平和与温婉迅速与孩子打成一片。张老师以如何从众多图形中摸出圆形为切入口,让学生认识了圆的特性。认识圆规后学生画圆,张老师迅速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马上进行请学生帮助矫正,可见老师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张老师抛出话题:“如果方法完全正确,会不会画出一个椭圆呢?”从而学生认识了半径。在探索圆有多少条半径的环节,张老师巧妙引领孩子从不同的途径探索,与孩子活力互动,会写交往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孩子们不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也生机盎然,趣味横生。为了验证圆半径相等的规律,张老师让孩子用尺子丈量,进行形象比较,通过动手操作,孩子直观掌握了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的规律。“直径的长度都相等,为什么?”张老师提示孩子借助手中的工具,孩子们通过操作,豁然开朗,其朴素的唯物观于课堂中随处可见,如春雨落土般植入孩子的心田。
张老师的课堂文化韵味浓郁,他延引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和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家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与孩子共同解读,让其巧妙引证,博古通今的教学智慧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给了与会教师深深的震撼。

最后,张老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彩演示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精美的图案,不仅让孩子明白圆的特点,也激起了孩子瑰异美妙的思想火花。

课堂展示结束,张老师和与会者进行思想交流,做《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专题讲座。
张老师从两备《圆的认识》的故事开始,谈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教学主题从“走进圆的世界”到“圆的认识”的转变,张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中让与会者感受到张老师的执着。张老师坦诚剖析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和固执。通过张老师两堂课的剖解,启示与会者:挖掘数学内在的美的力量,产生由内而外的美。第二个教学故事——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张老师忍痛割爱,逐渐使教学思想走向朴素,也逐步把握了教学色本质。教学故事《分数的认识》,张老师对自己的穷追猛打,体现着一个智慧教师的勇气。张老师用自己的故事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用自身的成长与蜕变印证一位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无论是故事,是课堂,或是语言,无不深深撼动与会人员的心魄。活动3个多小时,场上寂然无声,吁息可闻。
晨 诵

在清晨大声进行朗读、背诵。通过晨诵开启一天课程学习的旅程。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是这样定义晨诵的。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晨诵,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选择经典的诗歌,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三月三十一日上午,小学的开放周活动安排儿童课程的晨诵项目展示。


本次开放周的晨诵项目展示,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晨诵项目组精心准备了四节观摩课例。分别是林晓丽老师的《聆听春的声音》(二年级),陈丽萍老师(blog)的《在山的那边》(四年级),王清清老师(blog)的《读春(四年级)》,陈丽霞老师的《友谊》(五年级)。

在晨诵课例展示后,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晨诵项目组的陈丽萍老师作了题为《踏着黎明与诗歌》的项目引领,她结合自身对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理解,讲述了自己的晨诵之旅,从模仿到困惑,从明晰到创造,一路实践,一路收获,她与孩子们的晨诵之旅焕发无尽魅力。陈丽萍说,在每一个美妙的黎明,深情并茂的琅琅之声便充溢在她的教室里,这是她和孩子们在一首首童诗中进行心灵的互动。或教师引读、或齐读、或分角色朗读、或领诵、或串读,她用自己对诗歌独特的解读对不同的诗歌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来诠释,联系学生当下生活生命改编诗歌更让孩子们变得丰富而美丽。走进她班级的晨诵时间,相约晨光,孩子们从《我一只小蝴蝶》中获得执着和坚守美好的责任,也能从《向着明亮那方》坚定一份前行的希望和信念,更能从《我们同在一起》感受一份风雨同舟,携手共济的情谊。


低段读写绘
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画),读绘本、童谣、儿歌,故事、电影……;
写绘,这是儿童在学龄初期(6、7岁)特定阶段的生命的完整表述,讲述他完整的故事、想法、情感。
三月三十一日下午,小学的开放周活动安排儿童课程的低段读写绘项目展示。


来自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张笑笑老师和林淑姿老师带着可爱的小毛虫现场共享了绘本阅读指导课《小猪变形记》和《我要看海去》。课堂中,两位老师充满童真的语言,童趣洋溢的画面,绘声绘色的讲述,领着小毛虫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绘本世界。小毛虫不但享受了绘本所带来的愉悦,更在笑声中明白了人不仅需要理想,还要为之付出不懈的行动。共读之后,老师们就绘本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或编制故事,或共绘梦想。顿时,一个接一个构思新颖,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梦想在不经意间如花儿绽放。

交流互动中,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儿童课程项目组的吴海拉老师就《低段读写绘的思与行》对低段读写绘进行项目引领。“我知道,在我的身体里面,藏着一个更好的自己。是的,我一直都知道,一刻也不曾忘记。” 吴海拉老师用这样一段话开启话题,结合自己的项目实践经历,着重谈了什么是绘本、为什么要读绘本、读什么样的绘本和读了为什么还要“绘”、 怎样“绘”等话题。她用一百多张的精心编辑的PPT,为参与老师完整展示了她在新教育儿童课程低段续写绘项目上的思与行。“这条路的尽头一定会有什么吧?大伙儿一块儿去吧,我们去走这条路吧!”在项目引领的最后,吴海拉老师用金子美玲的《这条路》与与会老师一起共勉。随后,县教科所的教科员林日正老师组织大家展开实质性对话,共同研讨了读写绘的实践策略。
整本书共读
新教育的儿童课程里,把整本书共读的流程分为三个板块:导读,推进,主题读书课。
四月一日上午,小学的开放周活动安排儿童课程的整本书共读项目展示。

来自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吴海拉老师执教《苹果树上的外婆》(主题探讨课)与朱劲松老师执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两堂童书共读课,精彩纷呈。吴海拉老师和三年4班的孩子探讨了关于需要和被需要的哲理。朱劲松老师从梦想谈起,逐步引导学生读书名,谈作者,说梗概,看目录猜想,欣赏精彩画面视频,感受名家对此书的评价,并下发阅读单与童书给学生。整堂课在轻松愉悦中进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童书阅读的兴趣与期待。


在欣赏完两节课后,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童书共读项目组主持人林慧君老师做《整本书共读策略》的讲座,林老师结合多年的新教育童书共读的经验,旁征博引,举例佐证,让与会这颇有收益。林老师主要讲述“开展童书共读教师需要做什么”、“童书阅读四个流程(导读课、推进课、主题探讨课、课后延伸课)”两个主题。最后是互动阶段,龙港四小、藻溪小学、潜龙学校、宜山三小等众多兄弟学校的老师,就童书共读课引发的思考与疑惑请教执教老师和特邀嘉宾,并得到了解答。特别是特级教师沈小玲老师针对“整本书共读与阅读教学的不同和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的详细阐述,使与会老师豁然开朗。
有效课堂
新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框架的核心,是把“以教师的教(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上来。在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新教育就“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初步形成了有效的教学必将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这一结论。
四月一日下午,小学的开放周活动安排了有效课堂项目展示。


在语文学科活动现场,来自苍南第一实验小学的林萍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她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想象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描写的方法,进行小练笔。第二节,安排了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蔡爱玉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太阳是大家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节简约、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课,一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阅读课。课后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青蓝工作室召集人陈千梯老师的主持下,县教研室教研员何必钻老师结合有效课堂做点评,并同与会老师深度交流有效课堂目标的确定与实施以及平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惑。


在数学学科活动现场,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陈永旭老师首先执教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这是一节整理复习课,陈老师采用“整体入手建框架—局部分析抓联系—引例点拨抽规律—组内质疑归整体”的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交流、探索、整理、答辩、讨论、解惑、提高,再利用。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最终将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第二节是苍南第一实验小学黄林益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黄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炼,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抽屉原理的解题思路,课堂有效性较强。课后特邀点评嘉宾,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林克勤老师指出:两位老师都能创设情境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而感知理解数学原理,同时也能关注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这次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承办的新教育基地学校的开放周活动既朴实又跃目,我们收获多多!做好新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教师队伍,真羡慕县小有这么一只优秀的新教育教师团队。” 正如这位与会老师所说,短暂的开放周活动,让与会者感受到新教育儿童课程和有效课堂的魅力,对践行新教育的项目收获了一份信心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