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企业“洗心革面”应对危机:传统产业改良 新兴产业崛起
苍南新闻网3月31日消息:位于龙港镇的“中国鲜八里集团”,从去年12月31日在温州市区马鞍池开出第一家“鲜八里休闲食尚屋”后,近日第6家旗舰店又在龙港开业。省却了超市、批发商等中间环节从而让产品从企业直接进入到消费者手中,是这家食品企业新的销售定位,“鲜八里”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投资5000万元在全国开出百家旗舰店,预计销售成本将比传统销售模式节约20%左右。
“鲜八里”作为我县传统食品行业的代表,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走的是自我改良的路子,这种改良从技改、资源整合到布局新的营销网络、建立自己的货源基地等。而当地更多传统企业,都在这背景下,寻求新的产业定位,压缩甚至放弃原先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行业进军到新的领域,以此确立更高的目标谋求更好更快地发展。
传统产业一度是我县工业的重要依赖,印刷、塑编、纺织、陶瓷、印染、再生加工纤维、食品加工等,但这些企业的通病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产品附加值不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产业的一些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业企业不得不考虑新的发展项目,由此带动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浙江正德公司原先从事出口玩具的生产,在及时置换主业后,企业在占地不足20亩的厂房里,靠16台单晶硅片切割机,有望实现每年约4亿元的产值;浙江亚泰公司从陶瓷生产进入到高精度铜板带系列产品的生产后,同样面积的占地产出是原先的十倍;浙江华正塑业在国内塑编行业的产值数一数二,但公司与浙大、浙工大联合投资两亿元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大功率离子电子电池及其系列电动车高新技术项目后,很快摆脱了原先的困境。同样经过主业“改良”的“天信仪表”、“苍南仪表”、“光明电子”以及生产滤砂管的“众星”、激光镭射膜的“宏达”等企业产业,都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在国内领先的产品,在金融危机的“洗牌”中异军突起。
目前,我县也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各类新兴产业后发崛起的扶持措施,如优化土地资源配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等,同时在招商选资中侧重于引进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性企业,以此提升全县各类企业的整合素质。据悉,去年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74.7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9%,增幅居全市第二。今年前两个月,全县工业产值同比也有所增加。该县有关人士分析,实现这样的稳定增幅,与传统产业改良与新兴产业崛起密不可分。(剑于 沙默 素素 通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