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授信“火”了鱼货生意 县水产品市场摊位均价超过义乌
  苍南新闻网3月24日消息:日前,在县水产品市场做生意的黄益彪还清了当地信用社的30万元贷款。他的这笔贷款是在去年8月通过市场授信获得后,转借给福建宁德地区一批养殖户的。养殖户把养殖产品定点销售给他,他再从水产品中分批扣除。在水产品市场内,只要有着良好的经营信誉,就能由市场提供担保,经销商或经纪人可获得20至50万元的贷款转借给各地的养殖户。
  黄益彪和养殖户获得的资金支持,在水产品市场内并不鲜见。水产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文树告诉笔者,市场投资方与县供销社、县国资委共斥资5000万元组建农村信贷担保公司。市场几千万元的授信资金,因为市场摊位的不断升值,在经销商中还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记录;而经销商与养殖户之间,也基于长期的合作信赖,没有出现一笔坏债和死债。
  县水产品市场是个缺乏当地资源支撑、货源与终端两头在外的交易市场。2000年开张后,市场确立了以信誉建立货源基地、开拓客源腹地的定位,对所有经营户建立信用档案,信用等级直接与贷款、经营效益间形成关系。由于管理得当,市场先后获得了农业部定点市场、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全国供销龙头企业、中国十大水产品交易市场、全国著名品牌市场等荣誉,市场因此赢得了各地客商的青睐。如今,市场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每天这些地区都有600多吨的海产品运抵这里。除温州地区之外的其他临省、临市的县市区,也将这里当成放心的货源基地,仅去年,市场的交易量就达23.5万吨,销售总额达到了23.38亿元,位居全省同类市场第二。
  海鲜品市场销售的最大瓶颈是一年一度的休渔期,为了避免休渔期期间的“冷场”与“休克”,水产品养殖成为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主要货源。为此,经营户在养殖户投放种苗开始,就在资金、信息等方面提前介入,这种长期、直接的合作关系,让经销商把握了货源主动。仅黄益彪一个人,目前就与50多家养殖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只要养殖户提出包括资金在内的任何需求,经销商都会想方设法予以满足。正是这样的先期支持和销售保障,我县水产品市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淡季不淡”的市场,市场的营销周期因此延伸至全年。许文树告诉笔者,水产品市场现有综合摊位374个,投资方允许承包户实施摊位转包,根据市场行情,目前每个摊位转租的最低价格可达70多万元,已经超过义乌同面积小商品市场摊位的平均价格。“尽管价位很高,但市场摊位仍然供不应求。”
  据灵溪镇分管经贸的副镇长林国璋介绍,去年该镇流通领域的收入占全镇总产值的40%,类似水产品的专业市场中,有3个成交额突破20亿,全镇市场交易额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达108亿元,市场摊位也“水涨船高”,租金不断翻番,专业市场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剑于 沙默 素素 通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