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广新局、县民政局、县审批中心、县史志办、县资管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苍南新闻网3月19日消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拉开序幕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出了“七大行动”,以期通过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县文广新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文化惠民,推进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载体,将抓好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镇文化中心10个,依托民间宗祠、庙宇改造文化中心等形式,创建村(社区)文化活动室50个,图书流通点20个,完成县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建设和有关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继续开展经常性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在全县36个乡镇组织安排216场文艺巡回演出,实现一个行政村一个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抓好广播影视惠民工程,推进有线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村村通” 工程,实施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免除城乡低保户家庭有线电视网络初装费和视听维护费。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办好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和节庆文化活动,积极倡导“种文化”活动,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此外,还将深入挖掘我县特色文化蕴量,努力打造具有苍南地域特色、能够体现苍南人文精神的文艺精品;继续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文化产业,全面推进“苍南文化”建设。(记者 董少芬 通讯员 杨金维)
日前,县民政局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提出要以“创新民政,改善民生,转变作风,科学发展”为载体,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该局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核心理念,以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核心职能,精心制定完善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启动“情系民生、为民解困”实践活动。主要举措有,以创建双拥模范县“五连冠”为抓手,深入开展“关爱功臣行动”,并大力组织“献爱心、送温暖”等慈善系列救助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家中,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将走访1至3户,每个科室、直属单位走访3至5户;组织党员干部到挂钩乡镇括山乡举办信访现场办公“阳光行动”;联合有关医疗单位,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局领导班子到县婚姻登记大厅和县火化殡仪馆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咨询,广泛征求群众对民政局各科室的意见和建议。(记者 方耀星 通讯员 吴家悻)
近日,县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和中心各窗口全体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该中心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八大行动”,打响“阳光服务、文明服务”的品牌。
据了解,该中心提出的八项具体实践举措是,大力开展引领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宣讲活动”、引领科学发展“问计于民调研行动”、引领科学发展“思想解放讨论行动”、引领科学发展“民主恳谈聚力行动”、引领科学发展“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引领科学发展“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推进行动”、引领科学发展“整改措施承诺行动”、引领科学发展“化纠纷解难题促和谐行动”。(通讯员 金锋)
18日下午,县史志办召开深入实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议,该办负责人要求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有影响的和谐团队为活动载体,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史志事业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该办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党史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查找解决知识储备不足、理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善于学习调研、把握规律的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善于应对挑战、攻克课题难关的科学创新能力。克服编史修志过程中缺乏探究、缺乏精益求精等问题。该办还将围绕党史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大局服务、更好地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史志事业更好发展。(通讯员 李祥)
日前,县公共资源管理办公室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公共资源阳光化配置,构建和谐平台”为实践总载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方法、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不断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机制体制,从而深化和推进平台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发展。(通讯员 朱敬铨)



